黎明之战影视:特效还原时代特征 打造“名场面”
《长津湖》上映后,“硬核”战争场面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虽然长达176分钟,但许多观众表示“看不够”“明明是2D,却拍出了3D的感觉”。
“95%的镜头都是野外拍摄,而且有大量的夜戏,拍摄难度大,后期制作技术含量也很高。”于冬介绍说,80多家全球特效公司来支持电影后期制作,但最重要的不是使用特效,而是还原时代特征和时代气息,呈现出大战役全貌。
习惯拍摄“大场面”的林超贤连连感叹,“太难了,比拍《红海行动》还要难。”他表示,“志愿军战士献出青春和热血换来一场胜利,一定要通过战争场面戏呈现出来。”其中有关的战斗场面,为了还原历史,林超贤查找了大量的纪录片等资料仔细研究。在设计动作戏之外,也必须要体现当年志愿军的艰苦,让观众可以体会到他们当时在战场上的感受。这对于他来说,是最难把控的内容。
“我们常常在聊,拍得够不够热血,这个热血点我们设在哪里?这个人物在哪个节点知道他逃不出去了,他可能面对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有没有感觉,怎么看待生命的结束?这些是我们这个戏最好看的地方。”徐克说。
在现场,陈凯歌回应了电影中备受热议的“名场面”:在奔赴战场的铁路上,志愿军战士伍万里打开了列车门,气势磅礴的长城美景像画卷般展开,战士们陷入了沉思。
许多观众用“万里江山美如画”来形容这一幕。陈凯歌坦言,自己每次看到这一段落,都会感到心潮澎湃。“这个镜头里面,我觉得有很多含义。你是为什么打仗?其实为万里江山美如画,这是你的祖国。可能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只要看看这些战士们,他们脸上的表情,你就理解了。国歌里有句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幕和歌词是相互呼应的。”
另一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是“红围巾”:志愿军在火车站领取补给时,一位姑娘脱下了自己的围巾,扔给战士伍万里。据陈凯歌透露,“红围巾”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红围巾意味着很多东西,它是红旗的颜色,也是鲜血的颜色,怎么理解它都不为过。当意象大到一定程度,语言就显得很匮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