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农场种植—认识农作物

2023-04-10 12:10 作者:RedPlus的生日  | 我要投稿

认识农作物的名字:小麦 稻米 玉米 大豆

小麦

馒头面条的原料是小麦。小麦是先麦苗然后出穗再丰收麦子。

水稻

水稻是大米的原材料,生长在水里。

玉米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边缘微粗糙。

 

大豆

茎粗壮,直立,或上部近缠绕状,上部多少具棱,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宽卵形。豆腐的原材料就是大豆。


一、农场是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业养殖为主,利用机械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二、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对农业产业化这一问题的认识。

答题要点:

1.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2.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和好处是:①有利于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市场化的程度;②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人;③有利于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4.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

 

三、我国每年取得大批农业科研成果,但其真正能在生产中起作用的不多,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什么问题?请你结合实际,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答题要点: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结合本地实际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健全问题,重点谈怎样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支持农业科技工作者到农村开展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2.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要从改革和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入手,为农村培养大量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并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

 

四、“定植”是指从育苗的盆中移到它今后生长的大盆中。

意义(1)为植物植株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2)有利于植物体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五、栽培类

简述玉米主要生育时期名称。

玉米的生育阶段:苗期、穗期、花粒期。

玉米的主要的生育时期: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开花期,吐丝期,成熟期。

(1) 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厘米。

(2) 三叶期:植株第三叶露出叶心2~3厘米。

(3) 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厘米, 叶龄指数30左右。

  叶龄指数=主茎叶龄(展开叶片数)/主茎总叶片数X100

(4) 小喇叭口期:雌穗伸长,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 龄指数46左右。

(5) 大喇叭口期:雌穗进人小花分化期,雄穗进人四分 体时期,叶龄指数60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

(6) 抽雄期: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厘米。

(7) 开花期:雄穗开始散粉。

(8) 抽丝期: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厘米左右。

(9) 籽粒形成期:果穗中部籽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 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10) 乳熟期:果穗中部籽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 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11) 蜡熟期:果穗中部籽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以划破。

(12) 完熟期:籽粒干硬,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 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简述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名称。

冬小麦的一生可大致分为12个生育时期:出苗期、3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挑旗)、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苗期喷施小麦吨田宝可提高小麦抗逆性,促根、促叶、促分蘖。

(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中期喷施小麦吨田宝,促进茎、叶、穗发育,茎粗、叶长、穗大。

(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也称籽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后期喷施小麦吨田宝可提高抗逆性,抗干热风,防早衰,促灌浆,提高千粒重。

 

六、植保类

植物病害的症状大致分为哪五大类?

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变色植物受害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绿色称为变色。如叶绿素的形成受到抑制,造成叶绿素减少而出现褪绿,叶绿素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叶片发黄,表现为黄化。花青素过盛时叶片发红或呈红色。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是均匀地变色,而是深绿或黄色部分相间,则称为花叶。 (2)坏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亡而造成坏死,坏死是在叶片上表现为叶斑和叶枯。叶斑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叶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叶斑症状,有的叶或果上的病斑圆形或有纶纹或呈角形,可按斑的形状称为圆斑、纶纹斑、角斑等。较大面积的枯死,便造成叶枯、芽枯、茎枯等症状。 (3)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植物的根、茎、花、果都可以发生腐烂,幼嫩或多肉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腐烂有时与坏死很难区别,一般讲,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的轮廓。腐烂可分干腐、湿腐和软腐等,根据腐烂的部位又可分根腐、茎腐、基腐、花腐、果腐等,幼苗的根或茎腐烂,幼苗直立死亡称为立枯,幼苗倒伏,称为猝倒。 (4)萎蔫是指植物失水而发生凋萎。萎蔫有各种原因,典型的萎蔫症状是植物的茎或根的维管束受病原物侵害,菌体堵塞导管或产生毒素,阻碍或影响水分的输送。这种萎蔫是不能恢复的。此外根或茎的进一步坏死和腐烂或土壤缺水也可使植株萎蔫。 (5)畸形畸形的种类很多,增生性的畸形有枝条不正常地增加、产生丛枝、局部细胞增生形成肿瘤、根的过度增多形成发根等,抑制性的畸形有叶变小、叶缺、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等。病部组织发育不均衡时出现扭曲、皱缩、卷叶等。

 

真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哪些类型?

(1)无性孢子:芽孢子、厚壁孢子、粉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2)有性孢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什么是植物病害的流行?植物病害流行的三个基本因素是什么?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即植物病害在一定时期或一个地区暴发成灾,造成经济重大损失,称为病害流行。

植物病害的流行受到植物群体、病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流行强度和广度。

 

试述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条件?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条件

小麦纹枯病在田间发生的轻重程度与气候、作物种植制度、播种期及品种的抗病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1 气候条件

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等关系密切。凡冬季温暖、早春气温回升快、返青后阴雨天多,特别是拔节后光照不足阴雨多的年份,纹枯病发生重,反之病害发生轻。

2 作物种植制度

小麦纹枯病菌可侵染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禾本科杂草,因此禾本科作物常年轮作,可使病菌连年积累,病害逐年加重。邹平县小麦面积大,轮作年限长,病菌积累多,大暴发几率高,应高度关注纹枯病的防治。

3 播种期

播种过早,田间气温高,秋苗受侵染时间长,病源越冬基数高,翌年春季返青后病势发展快、病情严重,因此应适当晚播。

4 肥料及品种布局

施肥不均衡,偏施氮肥、轻施有机肥,土壤缺磷钾肥,会造成发病重;增施有机肥可以明显减轻发病程度,增施磷钾肥可促根系发达而抗病。一个地区的品种布局要合理,避免单一化,尽可能选择抗病品种。

 

小麦“一喷三防”是什么?

喷一次药,多种农药混合一起的,常见的就是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这三种,也有的会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一是防病虫害,二是防治干热风,三是防倒伏。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使用农药

1、对症下药

每种农药都有它的防治范围和防治对象, 所以确定防治对象后就要选用合适的农药, 才能得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做到对症下药。

2、在病虫最薄弱的环节用药

如虫害要求在三龄前防治, 这时虫子小, 虫子食量也小, 又集中, 抗药力又弱, 危害又小, 这时施药可获得很好的防治效果。病害是发现中心病株后就应马上防治。

3、用药时间

大多数农药适宜的施用温度为20~30℃, 温度过低影响农药扩散, 不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温度过高, 药液蒸发过快, 药效分解失效快, 降低了使用效果。

4、用药浓度和用量

严格按农药说明书的用药浓度和用药量使用农药, 不要盲目加大药剂浓度和药量。防止定期普遍施药, 防止配药时不称不量, 随手倒药的不合理做法。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主要发生在?

小麦条锈病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会发生,危害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其次是叶鞘、茎秆,也侵染穗部、颖壳和芒等组织。

小麦条锈病特点

1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麦穗,主要表现为初期叶片由褪绿绿色发展为鲜黄色疱斑或者黑色疱斑。

2小麦条锈病的孢子堆可持续10天产孢,每个孢子堆每天可产孢1800个,世代重叠,相互交叉流行,随着气温的身高,在风的作用下形成孢子流,爆发成灾。

3小麦条锈病病菌的繁殖以及反复侵染能力强,一小片区域感染病害后,很快会从发病中心蔓延至全区域。

4小麦锈病多发生在春季,平时要多关注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病害情况,一旦有病害发生,要尽快做好预防工作。

5小麦锈病是小麦的专属病害,只要温度和湿度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小麦就会感染这种病害。

小麦条锈病危害

1小麦叶片上的疱斑会破坏叶绿素,导致小麦叶片内部组织受损,造成光合作用下降,影响小麦的生长。

2小麦光合作用的降低,会导致水分蒸发速度加快,以及养分消耗过快,会影响到小麦的生长发育,导致小麦严重减产。

3小麦感染条锈病后,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大,影响小麦的发育和灌浆,导致小麦品质下降,产量减少。

4小麦条锈病传播能力强,在我国发生范围很大,具有很强的本地区传播或向相邻区域不断传播的能力,且变异快,严重时会导致小麦绝收。

5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流行频率高,至今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靠预防为主,一旦侵染危害损失大,影响小麦的稳产高产。

 

七、植物营养类

简述氮素从土壤中损失的途径。

氮素从土壤中损失的途径主要有反硝化作用、氨挥发、淋溶和径流等,植物体内的氨通过叶面直接逸向大气,也是氮素损失的途径之一。

 

比较石灰性土壤与酸性土壤固定磷机理的异同。

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上,磷的化学固定主要由钙镁体系所控制,使可溶性的磷酸二钙逐渐转化为溶解度很小的磷酸八钙、磷酸十钙,从而降低了磷的有效性。

在酸性土壤上,磷的化学固定由铁、铝体系控制,使之形成很难溶解的Fe—P或Al—P化合物,使作物不易吸收利用。

 

如何降低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

(1)根据土壤供磷能力,掌握合理的磷肥用量。

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土壤有效磷(P2O5)小于5毫克/千克时,为严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应为1∶1左右;有效磷(P2O5)含量在5~10毫克/千克时,为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P2O5)含量在10~15毫克/千克时,为轻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当有效磷(P2O5)含量大于15毫克/千克时,视为暂不缺磷,可以暂不施用磷肥。

(2)掌握磷肥在作物轮作中的合理分配。

在水田轮作时,如稻稻连作,在较缺磷的水田,早、晚稻磷肥的分配比例以2∶1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在水、旱轮作时,磷肥应首先施于旱作。在旱地轮作时,由于冬、秋季温度低,土壤磷素释放少,而夏季温度高,土壤磷素释放多,故磷肥应重点用于秋播作物上。如小麦、玉米轮作时,磷肥主要投入在小麦上作基肥,玉米利用其后效。豆科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重施于豆科作物上,以促进其固氮作用,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3)注意施用方法。

旱地可用开沟条施、穴施;水田可用蘸秧根、塞秧蔸等集中施用的方法。同时注意在作基肥时上下分层施用,以满足作物苗期和中后期对磷的需求。

(4)配合施用有机肥、氮肥、钾肥等。

与有机肥堆沤后再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磷肥的肥效。但与氮肥、钾肥等配合施用时,应掌握合理的配比,具体比例要根据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化验结果及作物的种类确定。

(5)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的施用,由于游离酸含量较多,作种肥时应先与草木灰中和酸性后再施用,否则会发生烂种,影响全苗:不宜与碱性肥料混用,以免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6)沉淀磷酸钙的施用,由于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施用时尽量接近作物根系,便于作物吸收。

(7)磷矿粉与有机肥料共同堆腐沤制后施用,可提高磷矿粉的肥效;磷矿粉与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能提高磷矿粉的溶解度,增进肥效。

(8)钙镁磷肥在土中的移动性小,应施用到根系分布最广的土层,以利于作物吸收。

(9)钢渣磷肥含有10%的游离氧化钙,在储存和施用时不能与铵态氮、硝石、氯化镁混合。

 

影响氮肥在土壤中硝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硝化作用是指将土壤中所形成氨、胺、酰胺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生物化学过程。

影响硝化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土壤酸度、通气性、湿度、温度和土壤肥力水平等。一、最适pH在6.6~8.0之间。一般来说,农业土壤的硝化速率在pH低于 6.0时明显降低,pH低于4.5时则基本上没有硝化作用。二、硝化作用必须以良好的通气条件为前提,因为硝化细菌是一类好气性微生物。三、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不利于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相对含水量在50%~70%最宜。四、最适温度为30~35℃,5℃以下和40℃以上反应很慢。不同地区的最适温度不同,在北美最大硝化率在20~25℃,美国西南为30~40℃,美国中西部则为40℃、热带的澳大利亚在60℃以上进行硝化作用。五、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硝化细菌数量大,硝化作用强。

 

八、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的概念

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

 

温室降温的方法有?

一、遮阳降温

国内一般见到的是在温室外的遮阳材料,其主要的作用是夏季展开、遮挡多余的光线进入温室大棚的内部。也是目前一种比较重要的降温方式,其缺点是需要在温室的顶部安装一些外遮阳立柱、外遮阳横纵梁等系统,成本高,后期使用需要维护。荷兰关于遮阳降温主要用到的是内遮阳系统。如果温室大棚生产周期长,采用内遮阳往往更节能。

二、湿帘风机降温

当前,在温室大棚建设中,使用湿帘风机强制降温系统已经成为采用最多的通风降温系统,这种系统由温室专用轴流风机和湿帘配合,通风快,降温十分迅速。经过考验,湿帘风机强制降温系统已成为当前降温效果好、造价低的一种高性价比通风降温方案。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室外(内)遮阳降温这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温室夏季降温的压力。

三、雾化一体机降温

 

雾化一体机主要应用于设施农业的温室大棚中,在38℃以上可有效快速降温6~8℃。其原理是利用加压泵将水加压至50公斤以上,经高压管路至高压喷嘴雾化,形成雾,营造良好清新的空气,雾气快速蒸发,从而达到增加空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和去除灰尘等多重功效。该设备对于温室作业除了具有降温、增湿、除尘等功效外,还具有打药、消毒、清洗等用途。

四、自然通风降温

如从设计思想上来说,尽量采取自然通风,采取人工开窗系统,不仅节省设备投资,也会节省其机械运行的动力费用和维修费用。

温室大棚的顶开窗系统多用于大跨度的玻璃温室、阳光板温室、薄膜温室等类型。开窗控制系统可设置为自动或是手动。通过电机传动系统把温室的顶窗或是侧窗开启或是关闭,再先进一点的就是通过物联网系统和传统控制系统相结合,通过传感器感应,自动开启或关闭。常用的开窗系统有齿轮齿条开窗、推拉开窗等。推拉是需要人工控制,其他均采用电力驱动,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情况下,可在电动的基础上增加手动功能,避免停电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是困扰。

五、机械通风降温

温室大棚也可采用机械排风的方式。夏季通风重点考虑改善温室可能造成的室内高温,机械排风可结合开启通风系统进行降温,该系统也简单易操作,只要打开风机和通风窗即可运行,通风效果受室外风向的影响不大。

六、水冷空调降温

水冷空调是采用机械制冷装置进行制冷循环,用来冷却温室大棚内空气,常用的载冷剂是水。这种类型对于温室生产、能耗来说不是很合适,比较适合大型的农业观光园、休闲科普馆、生态餐厅等展示类型的温室大棚。

 

番茄的壮苗标准是什么?

番茄秧苗质量好坏,对早熟高产有很大影响,番茄壮苗的标准,从外观上概括下来有以下几点:

茎短粗,节间短,苗高不超过20厘米~25厘米,茎上毛茸多,呈深绿带紫色,具有7片~9片真叶,已能看到第一花穗的花蕾。

叶色较深而且有光泽,叶片厚实,毛茸多,背面带有紫色,叶舒展,叶柄向上开展与茎之角约成45°左右夹角。

根系发达,侧根数量多,呈白色。

从侧面看,一株秧苗顶部较平,好像一把张开的短柄雨伞。

全株发育平衡,无病虫害。

健壮秧苗的生理表现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液浓度大,表皮组织中角质层发达,茎秆直硬,水分不易蒸发,对栽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因此壮苗耐旱,耐轻霜,定植后缓苗快、开花早、结果多。

 

设施内光照环境的特点?

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分布、光质四方面

光照度设施内的光照度只有自然的70%-80%。

光照时数设施内的光照时数主要受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防寒保温的管理技术的影响。


 

 

 


农场种植—认识农作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