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好工作和高收入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吗?你怎么看?

2022-08-03 10:09 作者:至臻海购  | 我要投稿

有人听过财务自由这个词,对“自由”很是向往,但财务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生活呢?如果一个人有了好工作和高收入,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吗?你怎么看?不妨一起分析一下。

 

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通俗的理解便是一个人的被动收入可以覆盖其生活支出。每个人的生活支出是不一样的,有人压缩自己的生活支出,低欲望、低消费,则实现财务自由的门槛低一些。而另一些人则对生活水准要求比较高,需要较多的开销,那么其实现财务自由的门槛也高一些。

被动收入包含广泛,有房租收入,出租车辆收入,专利费,版权费等,或者是靠存款去存银行或理财投资所得的收益。若一个人没有前面那些项目,仅有存款,便需要一定的存款额,才能实现财务自由。

回归到问题,有好工作和高收入就一定有高存款吗?是不一定的,如今有些词叫“精致穷”、“月光族”,“房奴”……当一个人有高收入后,开销也比较大,或出于攀比、浪费、房贷、车贷、养家等开销巨大时,也是很难剩下多少钱可以用于储蓄,增加存款额的。

平均收益率

财务自由的实现难度也和一个人的存款和理财能力息息相关,同样是100万元,有人能实现10万元的年收益,比如买到了表现比较好的中风险理财产品或者基金。有人却只能实现几千元的收益,比如选择了活期存款。选错方式之后,被动收入的差距是很大的,这便是平均收益率的重要性了。

根据官方数据,去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4100元,若一个人选择了4%利率的银行长期存款并持有到期,只需24100/4%=602500元的存款数。而若一个人太重视流动性,选择了年化收益率1.5%左右的余额宝货币基金,需要的存款数在1606667元,也即161万左右。

 

提高财务自由度

说到这里,该怎么让我们离财务自由更进一步呢?

我们若有高收入,可以尽量消费降级,提高工资里用于储蓄的部分,且工资发下来先存后花。别说自己工作好,不急。当下这个经济大环境下,大厂裁员的也不少,更别提还有35岁的年龄歧视了。当觉得期望的财务自由生活实在太难时,可以适当降低期望水准,可以大大减轻压力。

另外,注重存款和理财,调整自己的收入结构,不能让自己完全依靠工资性收入,一条腿走路,随着年龄增长,尽量慢慢提高非工资性的被动收入在所有收入中的比重。当我们能完全靠被动收入覆盖生活开销时,便算是实现了财务自由。

要在秋季囤粮,才能少在冬季饥馑。建议不要等到晚年才开始去接触存款和理财,因为这些是需要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且收益率再高,哪怕百分百,也需要时间为这些资金增值,不要放任资金贬值几十年之后才想着增值的事情,不划算。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适当结合保本和比较稳健的方式进行增值。就比如可将多数资金存在储蓄国债或者银行存款中,确保足够安全。同时可将部分活期资金存在余额宝中,而不是活期存款中,提高收益率。若想稳稳增值,也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大势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20万元每月可得2000元利润,也是很稳妥的补贴开销、甚至让不少人实现财务自由的方式。

 

总之,高收入和好工作不能和高存款划上等价符号,仅有二者,而不注重被动收入的打理的话,也是很难实现财务自由的,不是吗?你怎么看?



有好工作和高收入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吗?你怎么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