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信息的Obsidian实践,建立专业博学的知识地图

[[Echo_SEL]][[obsidian]][[知识管理能力]]
大家好
我是Echo
一直在研究个人知识管理(PKM)
如何建立一个更好的信息管理体系
让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成长为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
提高生产力,是我一直思考和实践的事情
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是为了让我在储存信息和使用这些信息的时候
可以更加的高效便捷
而知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我输出更好的创意
可以向我的偶像达芬奇靠拢
在实践的过程之中
我学习参考了P.A.R.A.、知识地图
卡片盒笔记法等一些方法论
在工具上结合了notion 、Obsidian和muse
我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
一个注重专业且博学的PK系统
以及它通用的实践方法
尤其是利用obsidian插件
搭建了PK系统的知识地图
这套方法和实践
是我迭代和应用了将近2年的成果
这个视频是一个纯的干货分享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或者是弹幕进行讨论
这个视频没有广告
背后没有团队
所以请大家友好的沟通
废话不说了
先看一下我在Obsidian上的实践效果
什么是PK系统
P代表的是专业
K代表的是博学
PK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内容来进行信息组织的
PK系统是希望可以从专业
也就是一个具体的项目或者是目标出发
收集多个领域的信息
来辅助我完成更好的创意
传统的文件夹设置就可以分成四个文件夹
项目、科学、艺术和文化
项目是近期最关心或者最紧急的事情
也是近期的一个小目标
比如我对AIGC感兴趣
然后我最近还有在做B站的视频分享
我一直关注的PKM
博学分为科学、艺术和文化
在艺术这个分类里
我主要收集一些美学、设计
图像相关的内容
以及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广告作品
在科学的分类里
我会收集一些最新的科技和技术相关的内容
以及最新出来的一些工具
在文化的这个领域里
主要收录的是一些通识知识
一些方法论
不同领域或者不同学科的知识
这样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之所以分成科学
艺术和文化这三个模块呢、
主要是来源于达芬奇
达芬奇提出过一个培养完整大脑的原则
学习艺术的科学
学习科学的艺术
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达芬奇是一个科学家
他了解医学
建筑学
解剖学
还对机械
数学
物理这些有很深入的研究
他还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思考和创新的艺术家
他的画和雕塑都被誉为艺术史上的杰作
现在的科学家普遍认为
学习科学需要严密的逻辑和理性思维
这种思维往往是由左脑来主导的
艺术则需要更多的审美和感性的思维
往往是由我们的右脑来进行主导的
左右脑充分的利用,跨学科的收集信息
对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这就是PK系统
以往采用文件夹嵌套的方式来管理信息的时候
就分成这四个文件夹就好了
在Obsidian中实现PK系统的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一种很古老的可视化隐喻
可以快速导航到相应的位置
它是我个人知识系统的一个仪表盘
可以让我整个系统展现的清晰明了
也是大量信息数据的地图
便于分级管理
如何建立PK系统的知识地图
这里又用到了一个插件Excalidraw
在画板上通过划分区域来进行信息的分类
将项目、科技、艺术、文化
分别置于四个圆形的区域内
项目位于c位(中心位)
这个插件可以绘制基本的一些图形
它还支持一些双链接的语法
可以将带有双链信息的笔记直接拖拽到画布上
分层级的信息
是通过设置文字的大小来进行区分的
例如在看清整张知识地图的时候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级分类
在这个视图下
项目、科技、艺术和文化是很清楚的
可以看到的
到具体可以查找信息的时候
我就去到二级分类或三级分类里
这也是我们经常使用地图的一个用法
比如说我想查找一些一线城市的时候
那我一定会是在中国地图的这个层级上
去查看的
比方说我要找外滩(陆家嘴)这个位置的时候
那我肯定是在上海这个地图的层级上
进行查找的
利用文字大小来划分层级之后
还可以利用符号或者是色彩
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信息区分
我们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
只会关注最突出最吸引人的信息
在知识地图的不同层级中
只需要关注当下层级的信息就可以了
利用知识地图项目的信息
最开始就可以出现在他相应的领域之中
这样呢可以省去了归档的环节
还可以为知识地图进行标记
就是Obsidian的bookmark功能
也是旧版本中的星标功能
这样可以让我们快速的找到这张知识地图
我个人的习惯里
没有花很多精力去维护这个多层级的文件夹
我是用标签的方式来进行自下而上的分级
管理的
标签它就像是一个看不见的文件夹
我们可以利用Obsidian标签的分级语法
来设置树状的层级结构
这就是我的Obsidian的PK系统实践的知识地图
最后
我的知识地图是通过分级管理的标签
和可视化的知识地图共同管理的
好了
这就是今天视频的全部内容
听到这里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收藏支持一下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