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一朝更改郡名情况一览
从更改地名可以看出,王莽这个人比较执拗。
很多地名用了反义词或近义词修改。比如兖州有个地方叫无盐,他非要改成有盐。幽州有个右北平郡,王莽改成了北顺郡。有了北顺就得有南顺,所以——荆州的南郡改成了南顺郡。
还有就是地名调换大法。凉州的武威王莽给改成了张掖,可是凉州原来就有个张掖郡,就在武威郡西边,原来的张掖怎么办?没事,王莽把原来的张掖改成了设屏,大概是为国家设屏障的意思吧。河西四郡剩下两个敦煌和酒泉王莽也没有放过。敦煌改成敦德、酒泉改辅平。半岛上面的乐浪郡治所朝鲜县,王莽把乐浪改成了乐鲜。
对于边疆和偏远地区的郡县,王莽改名时就充分体现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蔑视。云中郡改为受降郡、雁门改填狄、朔方改搜沟、代郡改厌狄(厌通压,取压制之意)、陇西改厌戎、长沙改填蛮等等。
爱大规模改地名的君主都比较务虚,爱务虚的君主大都爱折腾,可古代农耕文明国家生产力低下,往往是经不起折腾的,于是这类君主大都会使国家由盛转衰甚至亡国。


新[王莽]-天凤元年(14)
两都十二州(一百二十五郡)西都六尉:
京兆尹(京兆尹 京尉郡 师尉郡)
左冯翊(翊尉郡 光尉郡)
右扶风(扶尉郡 烈尉郡)
东都六队:
河南郡(保忠信卿 祈队郡)
弘农郡(右队郡)
河东郡(兆队郡)
河内郡(后队郡)
颍川郡(左队郡)
南阳郡(前队郡)
豫州牧:
汝南郡(汝坟郡 赏都郡)
沛郡(吾符郡 延城郡)
梁国(陈定郡)
兖州牧:
淮阳国(新平郡)
陈留郡
济阴郡(济平)
东郡(治亭郡 谷成郡)
山阳国(巨野郡)
东平国(有盐郡 无盐郡)
泰山郡 [汶阳郡]
城阳国(莒陵郡)
徐州牧:
琅琊郡(填夷郡)
东海郡(沂平郡)
临淮郡(淮平郡)
鲁国(鲁郡)
楚国(和乐郡)
泗水国(水顺郡)
广陵国(江平郡)
青州牧:
平原郡(河平郡)
济南郡(乐安郡)
齐郡(济南郡)
千乘郡(建信郡)
菑川国(菑川郡)
北海郡 [翼干郡]
高密国(高密郡)
胶东国(郁秩郡)
东莱郡 [夙夜郡]
冀州牧:
魏郡(魏城郡)
广平国(富昌郡)
赵国(桓亭郡)
常山郡(井关郡)
真定国(真定郡)
中山郡(常山郡)
钜鹿郡 [和成郡]
信都国(新博郡)
清河郡(平河郡)
河间国(朔定郡)
太原郡
上党郡
幽州牧:
广阳国(广有郡)
涿郡(垣翰郡)
渤海郡(迎河郡)
上谷郡(朔调郡)
渔阳郡(通路郡)
右北平郡(北顺郡)
辽西郡
辽东郡
玄菟郡
乐浪郡(乐鲜郡)
并州牧:
代郡(厌狄郡)
雁门郡(填狄郡)
定襄郡(得降郡)
云中郡(受降郡)
五原郡(获降郡)
朔方郡(沟搜郡)
西河郡(归新郡)
上郡(增山郡)
凉州牧:
北地郡(灵武郡 威戎郡)
安定郡
天水郡(填戎郡 成纪郡 阿阳郡)
金城郡 [西海郡]
武威郡
张掖郡 [设屏郡 延亭郡]
酒泉郡(辅平郡)
敦煌郡(敦德郡)
益州牧:
汉中郡(新成郡)
巴郡
广汉郡(就都郡 子同郡 新都郡)
武都郡(乐平郡)
蜀郡(导江郡 成都郡)
犍为郡(西顺郡)
越嶲郡(集嶲郡)
牂牁郡(同亭郡)
益州郡(就新郡)
荆州牧:
南郡(南顺郡)
江夏郡
长沙国(填蛮郡)
武陵郡(建平郡)
零陵郡(九疑郡)
桂阳郡(南平郡)
扬州牧:
九江郡(延平郡)
六安国(安风郡)
庐江郡
豫章郡(九江郡)
丹阳郡(鄣郡)
会稽郡
交州牧:
南海郡
苍梧郡(新广郡)
郁林郡(郁平郡)
合浦郡(桓合郡)
交趾郡
九真郡
日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