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直播,还能送大保健?

不知何时开始,“送礼物”已经成为直播观众的日常。
从随手扔出的几个荧光棒,到漫天飞舞的火箭大军,这项老少咸宜的互动,渐渐深入人心。

每当土豪们,被进场特效出卖行踪时,弹幕还要开玩笑吐槽几句:“免费看直播?”
那你见过,送给自己喜欢的主播,最实诚、最直接的礼物是什么呢?
半个月前,各大直播平台的著名金主“牛董”,直接赠送了一量预定的法拉利488给风行云。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但“牛董”和“菜狗子云”的革命友情,远不止于此,每逢喜庆佳日,牛董就会慷慨解囊,520个佛跳墙算是常规操作。

而风行云也晒出过,熊猫一周年时,牛董的送礼记录,龟龟,能开佛跳墙澡堂了~

其实在直播行业“混沌初开”前,直播礼物没这么眼花缭乱、挥金如土。
mikasa就带大家看看,直播礼物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今天的模样的?
网络直播脱胎于视频聊天室,后来演化成秀场的模式,9158、YY、六间房,各领风骚,内容以才艺、美女、聊天为主。
现在我们回头看这些秀场直播,还是能感受到脸红心跳的“性吸引”。

最早,送礼物仅仅是观众对主播的一种赞赏,活跃下房间的气氛,就像我们朋友圈随缘点赞一样。

YY语音中,每隔一段时间你可以送鲜花,等级到达皇冠的用户会有月票,类似礼物通常是免费的,即使付费,也相对廉价。

简单的小礼物,成为了鼓励主播的互动工具,他们会表达感谢,收获一些经验和等级收益。
而后改变直播礼物性质的,正是一种转变--网络主播从一项业余消遣,变成了一种“正规”职业。

既然是为人从事的新兴职业,那么,收取游戏礼物,就成了主播顺理成章的收入来源。
随着直播行业的潜力被更多人发现,平台数量开始井喷,游戏直播平台也从中分流出来。
比起早已堂而皇之敛财的秀场直播们,刚站稳脚跟的游戏直播平台,设计的礼物显得要客气得多。

斗鱼“幼年时期”的鱼丸礼物,就属于比较另类的玩法:

玩家只能通过每天的签到、分享直播间获得数量有限的鱼丸,当做礼物赠送。
斗鱼也在宣传中明确,主播收到的鱼丸是可以提现的!
用免费方式获得的礼物,能够兑换实际的收益,光这一点就吸引了不少主播开播、入驻斗鱼。

回想起来,那会儿的礼物名称也保留着乡土味,跑车、游艇之流不用提,更过分的是:
战旗直播的大型礼物--“大宝剑”,这种利用谐音搞事的礼物,也成了直播文化。

说起大宝剑,那么不得不提这类,带有“广播效果”的礼物。
类似的火箭、佛跳墙,在昂贵的价格背后,被赋予了一层与民同乐的外衣,和商业价值的内核。
只要点击礼物的广播通告,一支火箭先到,千军万马跟上~

而围观群众们,能在一段时间后,通过抢宝箱形式,白嫖不少小礼物。

平台、主播得到了收益,送礼物的老板受到追捧,吃瓜群众们也拿到了舔头,一箭三雕。
这种好事,聪明的商人们怎会不看上眼?
最好的例子就是,《绝地求生》直播人气上升的时期,各大加速器在直播平台的抢滩登陆战。

要说蹭热度,谁都比不上“加速器君”们,无论是王校长,还是吃鸡新秀,一个都不放过!
“感谢雷神送的佛跳墙,UU加速器不在吗?要不奇游也送一个?”

不用筛选投放用户,兼备推广力度,比起礼物的价格,这笔生意真划算~
为了增强娱乐性、互动性和归属感,直播平台搞出的礼物花样越来越多。
我个人认为最有趣的,绝对是,为人气主播,自定义了礼物名字。
有些只是区分了游戏种类,而有些礼物则自带梗,让人会心一笑。



最近流行的,粉丝牌、抽奖,也是礼物的变种形式。
为了维持和升级粉丝牌,你需要向指定主播持续送礼物,失去了金钱,获得了排面,找到了组织。

抽奖,更像是你情我愿的游戏,小小满足下“赌博”心理,不得不说真的坑,反正我是从来没中过~

八师傅靠着抽奖,一度拿到过收入日榜第一,可见抽奖的吸金能力之强。
熊猫特有的车站,算是一种整合,“没时间解释了,快上车”,还能领一份便当和狗牌。

另外,还有“酬勤”这种,反过来“强迫”主播勤奋直播的系统,也算别出心裁了。

发展到现在,各直播平台琳琅满目的礼物系统,已经成为观看体验的重要构成。
但现在的直播礼物,真的能让主播、观众和直播平台,都各取所需吗?
不,在光鲜亮丽的舞台下,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对于中低层主播来说,礼物的收入并不稳定,受制于直播平台的压迫。
我有个朋友“小K”,他利用空余时间,断断续续直播了2年多。
虽然人气长期只在500人,但翻翻斗鱼账户里的余额,大大小小的礼物加起来,收益也有2W不到了。

当他想要提现时,就遇到了困难:这些钱一毛都提不出来。为了给粉丝抽奖,他自己还补贴了点钱,真是入不敷出。
“也许之后我不会直播了,这很打击积极性。”他还告诉我,小主播的礼物钱拿不出来,算是潜规则。

对于直播观众,需要理性消费礼物,为了网上的虚荣强行装阔,真的蠢。
“镇江会计挪用890万公款”本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新闻,但这笔公款的去向,令人哭笑不得。

这位年仅28岁的会计,挪用公款是为了打赏各大平台的主播,据说还爬上了冯提莫的榜二。
时不时网上也会爆出,小孩瞒着父母巨额打赏主播的事情,得到的回答,仅仅是感觉爽快。

对于直播平台,在礼物方面,如何平衡商业化和用户体验,可能会是个难题。
像斗鱼新推出的热度值系统,大大增加了送礼的重要性,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
但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礼物贡献低的用户在直播间中的重要性。

这有点像运营手游,“养服大佬”充值以一敌万,但也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月卡平民陪他玩啊。
持续进行的PK活动,纯粹是财力的比拼,像我这种荧光族的参与感,就不是很强。

话说回来,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直播还是那个水性最好的弄潮儿。
礼物,在直播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并不是坏事。
我也相信,大多数观众还是能在礼尚往来中,
享受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微博:BB姬Studio
微信公众号:BB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