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儿玉大纪&三土手大介】终极卧推理论_03 卧推时脚的位置

⚪如何在卧推时找到脚的正确位置以及该怎样保持稳定
我们将进一步解释之前在儿玉的理论第六条所谈到的话题,在这里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哪些动作是一定不该做的。
那就是为了起更高的桥,而简单且刻意地把脚收的离身体更近,或刻意地加大双脚的距离。这些方式看起来能够让你觉得蹬地很稳且蹬地的反馈不错。
然而这种做法的真相是:你并没有如你所想的那样将身体支撑的很好,并且这样做的话,脚底的力量向躯干方向的传递会变得困难。
正如儿玉的卧推理论所提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身体在感受各个方面压力最小时,将脚蹬地所产生的力通过身体来传导至杠铃上。
如果躯干与脚的位置关系既不确定也不协调,那将会限制人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作为人类,其实我们天生就能够通过灵运用核心的肌肉来控制我们的手臂和腿。
所以,如果你的打算是通过修正脚的位置来改善核心方面的稳定,那么手臂和腿部的控制力都会下降,而且手脚也不再像维持身体平衡的工具。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很大的力量或蹬地蹬的很充分的,同时用这种方法维持身体平衡也很费力。
因此,在和核心的稳定相比,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追求所谓脚最好的位置而牺牲核心的稳定性,只要你能够全脚掌稳固的踩在地面上,脚的具体位置并没有那么重要。通过下面的方法,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脚的位置,让我们往下继续看吧。
蹬地发力是用的脚的哪一部分?
通常情况下,人在直立行走时脚底与足弓是保持相对水平的,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在卧推起桥时,则需要在有意识的控制下才能完美的踩在地板上并支撑起身体。接下来让我来给你一些建议以供参考。你需要明白的是,要感受到你的脚能够安全且稳固得抓在地面上,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些人习惯根据脚掌内部结构的线来进行蹬地发力,分为两种类型:
A:沿着脚拇指到胫骨所构成的线
B:沿着第三指到腓骨所构成的线
此外,一些人则喜欢将注意力放在整个脚底上,这种方式也分为两种类型:
C:整个脚掌蹬地发力
D:蹬地发力点放在脚掌的前半段(跖骨)

A:沿着脚拇指到胫骨所构成的线发力支撑
B:沿着第三指到腓骨所构成的线发力支撑
C:整个脚掌蹬地发力支撑
D:蹬地发力点放在脚掌的前半段
脚的位置?
尽管每个人脚的位置受身体的灵活性,身高,体型等因素影响,但你仍然能够通过感官来找到一个对你来说最自然的位置。
一些人倾向于在起桥时让双脚离躯干靠的更近;而另一些人习惯放得更远一些。
一些选择让脚离躯干更近的人通常会穿后跟较高的举重鞋,因为他们在起桥时脚后跟会有离开地面的倾向;而另一些喜欢将脚放得离躯干远一些的人更倾向于平底鞋。


倾向于让脚更远
有一些人会在起桥时用大腿发力夹住卧推凳;而有些人始终不会去这么想。


正如我在本节开始时所解释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所以我希望你能够根据上述的参考来自己找到适合于你的脚的位置。
如何踩住你的脚掌?
现在你已经确定了脚的位置,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思考用脚掌怎样踩在地面上。
我们应该在出杠到回杠的全过程中,保持脚掌稳定地踩在地面上。当你的脚掌能够在卧推的全过程保持住稳定后,它将会帮助你全身维持更好的稳定,你的核心稳定性也会提高。
所以脚掌的稳定在卧推的全过程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如果你觉得脚没怎么发力也没感到压力,那么这意味着你身体动作不够好或你的脚的位置有些问题。
06/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