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日语笔译考研上岸经验|2022翻硕(MTI)考研经验

——厚切五花没那么好
序
我和五花肉认识是因为复试的时候,他来咨询我一个小小的担忧。
笛卡尔曾经有一句名言——行动迂缓的人,只要始终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但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这句话有几个译本,大同小异,我也是百度上找了一个)。
就是说,一个人不管速度多慢,只要方向正确的话,就会比误入歧途的人速度快很多。
这是我看了五花肉经验帖之后的感想。当然,这里不是说他行动迂缓。我想表达的是,只要坚持,只要走的是正确的方向,就能慢慢走到很多人的前面。
备考的时候,一开始他在图书馆抢不到好位置,但他逐渐发现,自己能抢到的位置越来越好了。原因大家都能猜到——放弃早起备考的人,或者放弃考研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种小细节五花肉能记在心里,能有所思所感,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我甚至觉得,他这份“图书馆感悟”都能另写一篇文章。
祝愿五花肉今后能吃到更多的肉,在学业上有更大的成就。
唯斯
前言
总分391 初试排名第三
先介绍下我的情况吧,本科中部地区不知名211,大学期间没拿过奖学金(大三可以拿,但因为忘记申请所以没拿到)专四优秀,N1 125(单词部分满分),专八成绩还没出来。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日语专业学生,之所以想考研,一方面是想去体会一下211和985的区别,最重要的是不想这么早去工作。
报考海大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它是为数不多的地区不错,学校不错,又有相对较多的统招名额的大学。我大概是21年6月份开始对海大产生兴趣,然后开始着手查一些海大的资料,所以我的复习时间其实没有很长,比起早点开启复习,我个人认为有计划有效率的复习可能会更好(因人而异)。备考途中走了不少弯路,在这里分享,希望不要走我的弯路。
海大是15年开设的日语MTI,官网有18年之后的真题,22年的真题一般九月份会公布,可以到时候留意留意。准备考研的前期可以去看看官网的真题,看看对不对自己的胃口,这点真的很重要!!!如果开始的晚,又或者有的方面非常薄弱的话,最好就不要报考这一类的学校,短时间有很大进步的可能性不大(肯定有这样厉害的人,但大多数都不是这样的),一定要动笔去写,随便一瞥会有种我啥都会的错觉,这样容易吃大亏。
初试部分
213翻译硕士日语 76/100
参考资料:
红宝书 蓝宝书(N1-N3)
专八真题
N1真题,N2也可以练练
日语专业八级(语法敬语篇、文字词汇篇)
中国青年感知日本(作文书)
日语优秀作文精选(上、下)
这一门海大每年题型都不一样,保险起见,备考期间应该把所有题型都练到。今年的题型是单词(中日 日中 外来语),海大今年有一大页纸全是单词,将近20分,算是很大的占比了。
海大的213和359有时候会有重叠,所以复习时不要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个体,应该联合起来复习。也就是说,可能出现在359的单词会出现在213中,要么是标音,要么是写出意思。每年都有重叠的情况,最好把15年到今年的所有单词都整理一遍,将重叠的字圈出来,一定要牢记!!!
外来语真的是今年没有想到的,没想到会有那么多的外来语,我平时没怎么背过外来语,所以考试的时候有几个不会写,其中就有一个是アレンジ,其实可以从句中猜出来意思,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写错了。
记单词的话,推荐红宝书,最起码要把这本书记牢,这本书的单词比较基础,考的可能性也很大,每天设置一个小目标,应该能完成,整个复习阶段,我大概过了三四遍,除了外来语,其他的单词大多都写出来了。App的话,我用的就是沪江词场,但是因为使用频率不高,所以效果也不是很好。
此外,海大每年考卷上必有几个文学方面的单词,大家平时在阅读日语文章时可以留意一下生词,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在卷子上,不过最主要的是记住基础的单词。海大还是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
还有10分是语法造句,(好像是五个句子,具体的记不太清了)
推荐蓝宝书(N1-N5),N1到N3的每一个语法我都背了一个句子,不知道什么原因,有的时候明明知道这个语法什么意思怎么用,但是就是自己造不出来句子。于是,我把书里每个语法都抽一条背,背了一两百条,滚瓜烂熟的那种。(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我当时时间不够了,这样反而更高效)
今年海大加大了翻译部分的分值,今年有50分,直接占了整张卷子的一半分值,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是翻译句子,共两句,中译日,一句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将其翻成日语古语,和现代语,我当时拿到卷子的时候,我都懵了,本科时期根本没学过古语,我只能硬着头皮,瞎翻。个人习惯,不习惯空着,怎么也写几个字上去。另一句好像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类的。
海大有一年的359词汇翻译部分出现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我当时觉得两句结构差不多,于是我就套着这个句式把那句翻出来了。至于对不对,我也不清楚。
接下来就是文章翻译,一篇中译日,一篇日译中。日译中讲的是甲烷水合物,中译日好像不是很难,没什么印象了。海大今年出题内容里有好多与理科相关的。
最后是写作。今年作文只要求写600字就行,我真的很开心,我很讨厌动笔,直到上考场前总共也没写的超过五篇。(这点非常不好,不要像我一样。)
今年作文题是 私と携帯電話 这个题目不难,所以写起来比较轻松,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去查一些热点时事,针对这些热点时事去动一下笔,写写,六百到八百之间就行,如果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推荐去外网搜索关键词,看看别人对此有什么感想,作为自己的参考资料。一些关键的开头和结尾可以记记,越多越好。人民中国有往年的获奖文章,可以去看看,摘抄一些好的表达方式。
以上是今年考到的题型,今年翻译部分分值增加了不少,之后的复习也得更加重视翻译。外来语也要好好记,因为有可能今年还是会考这个东西。
除此之外,海大往年还会有惯用句(标音,用日文解释意思,中文翻译,有时还会用此造句)。
今年虽然没考语法选择题,但其实这一块还挺重要的,可以把这个和语法造句结合起来复习,了解语法的用处和意思,这样造句子也比较简单,而且我发现,海大的语法题基本上是从语法书上直接照搬过来的,我发现了好几个一模一样的句子在(日语专业八级考试 语法敬语篇)。可以买本这个书练练语法。对于复习专八来说也是本不错的书。(虽然有错误,总体来说,使用感很好)
以前会考阅读,但是我感觉接下来考的可能性不大。复习与否看个人,实在不放心可以练练专八的阅读题。
359 日语翻译基础123/150
参考资料:
翻译必携 1、2、4
天声人语集萃123
Catti 三笔官方教材
汉日翻译教程(高宁版)
瑞译公众号的天声人语栏目
瑞译冲刺班的文章
人民网日文版的对译栏目(也可以想看哪部分就看哪部分)
日本名家的著作
359这一门我的分数不高也不低,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海大这一门的题型一直都没变,重点也没怎么变,可以根据真题才推测出来一些重点。
首先是30分的词汇互译(中日日中各十五个)其中,会有两个国家名称(中日日中各一个),今年中日是乌克兰,我没写出来。我整理了大部分的国家名称,但我并没有全部背下来,我只背了我认为可能性较大的一些名字,乌克兰不在我的背诵名单中,结果gg了。另一个国家名记不起来了,挺简单的好像。这两分不应该丢,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把国家名称全记住。
除了国家名称,电子科技方面的热词也经常考到,今年考到了一个“截屏”,往年也有什么人脸识别之类的,尽量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单词。生活里常见的单词也是重点,今年考到了一个肇事者和退休金,这两个我当时都不太确定,其实相比很多时事热词,这些已经算是简单的了,所以一定要牢记这方面的单词。
今年最难的应该是“切香肠战术”,我完全没看过这个单词,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最后只能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多积累些课外知识也不错,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
词汇互译每年都会有熟悉的面孔,几乎每年都会有之前出过的词,去年的政客,网络右翼以前就曾出现过。这恰好说明了了解透彻过去的真题很重要,我在考试前一个月,把所有的单词都整理出来了,把考过的单词标上记号,这些在今年再考的可能性没那么大,相比之下,没有被二次利用的单词今年考到的可能性就要高很多,但这并不代表它不需要背,真题很重要!!!
我们不能确保每个单词都是我们看过的,背过的,但是我们可以确保记得出现在卷子上的单词,记这些词要比记新词简单多了。这分数就是送给我们的,不能不要啊!!!而且,要注意的是,不是说中译日的单词永远都会是中译日,会有变化的,可能18年这个热词出现在中译日中,20年就有可能出现在日译中当中。我们要做的是,无论是中译日还是日译中都得熟记,最好做到一看见就能迅速反应出他对应的单词。
海大也特别喜欢考四字成语。慎重起见、有备无患这一类的,这个和213里面的惯用句属于一个类型,可以一起复习。平时看见这种四字词语时,要去想想该怎么翻,去查查日语中有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
此外,一般海大每年都会有几个热词与当年时事有关,平时多关注关注一些热点新闻。瑞译冲刺班有一个栏目就是词汇互译,我觉得那个很不错,能了解到很多时事热词。人民网日文版、CRI新闻、人民中国、这三个网站也经常会发布一些热词,可以经常去看看。
文章翻译(中日日中各两篇),今年有两篇文学(中日日中各一篇)。这个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按照真题,每年会有文学,但不会太多,政经出现的比较多,但今年政经并没有怎么涉及到,我复习时主要复习的就是政经。
我每个星期都会去看人民网日文版的政经部分,没有对译,自己去新华网找相对应的中文,对比着看两篇文章,把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给记住,其实这样很费时间,而且我个人感觉我的效率并不高,花很多时间来记住一些表达方式。我觉得初期,九月份之前可以这样试试,之后最好不要这样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上面花太多时间,那么分给其他的时间就不多了。而且,我觉得复习的话,最好是每个题材都复习到位,因为你不能确保一定会考到这个题型,一旦出的是你不擅长的类型,心态不好的人,可能当时就会崩溃。
关于如何练翻译,我个人觉得,最开始应该是去看翻译的教材,我用的是《汉日翻译教程》高宁版,这本书我前前后后看了有四遍左右,穿插了我整个复习过程。
有的句子我觉得选的很好,值得反复琢磨,我隔段时间就会打开,看看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是怎么翻译的,而且里面也有一些成语类的翻译,可以和词汇互译结合起来背。了解了基础的翻译知识,接下来就是实战,我前期是自己琢磨,虽然有点效果,但是现在看来效率太低了,个人觉得如果之前没什么翻译经验的,可以报班学习,有的时候,有人指导要比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要高效很多,我当时经常会疑惑自己这样翻行不行,但是又没人告诉我答案。纠结了好久,也正是这样,去年六月份的三笔考试,我以两分之差失败了。
九月份的时候,我在学姐的介绍下,报了瑞译的冲刺班,从此打开了翻译的新大门。在冲刺班之前,瑞译还有翻译训练营和精修班,我报的时候这两个都结束了。群里有很多今年上岸的小伙伴是一路跟着他们的课,之前的课我没上过,不做评价,冲刺班我是全程跟下来的,感觉收获挺大。周一到周六都有不同的任务,因为我主要是想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所以我主要练的是中日互译和热词翻译。不得不说,瑞译选的文章都很不错,有很多文章是感觉没那么难,但是一旦动笔就感觉哪哪都有点不太对劲。
练习翻译的时候,我每次都很痛苦,有很多次想着要不算了吧,不想翻了。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每每翻完一篇文章,无论好坏与否,我总会有一种自豪感,看,我又坚持下来了。每次老师批改后,我看着批注,看着自己的问题,然后思考怎么样表达会更好一点。也可以参考同学们的译文,瑞译这个大家庭当中有很多很厉害的同学,他们的译文都很不错,我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会感叹,他们翻得好好啊,怎么能翻得没啥错误还用词如此优雅呢,(尤其是日译中),我开始去参考那些同学的译文,有哪些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哪些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不得不说,这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我每次看别人译文时,总会有“哇,还能这样翻,学到了”这样的感叹。在每天这样的练习当中,我学会了很多有关翻译的知识。每周一次的直播课,也总是能学到很多干货。可以提出来自己的疑惑点,会有老师或者同学给你解疑答惑。可以说,如果我没有报冲刺班的话,我不会短时间进步这么大。
448 百科知识与汉语写作 123/150
参考资料:
《笠翁对韵》(李渔)
《最后的礼物》
《中华文化要略》
《中国文化读本》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刘国平)
《3000个文化常识》已上岸的前辈们整理的资料(个人觉得这个最有用,因为不用自己再花时间去整理)
以上都可以有选择性地去看,不要全看完,没有那么多时间。
这门科的成绩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百科是我四门当中复习时间最短的一门学科,但是却是结果最好的。我的百科单科成绩在海大整个外院的翻硕专业中能排到前五。这门科是我复习期间最头疼的一门学科,因为没有参考书目,基本上没有什么范围。别问,问就是从盘古开天地以来的每个知识点都是考试点。虽然这么说,但是其实还是有重点可找的。
先说题型,海大448题型这几年都没怎么变化。
首先是选择题。(六大题,60分)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今年考了一个基督教、阿富汗、声波、生物医学、光、历史虚无主义。海大出题总带有一些理科色彩。今年的百科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平时复习的时候,应该多留意这方面的知识。
接着就是填空题(两大题,20分)今年考了一个星期制度,有关周六日的。还有一个是《笠翁对韵》里的一个片段,和中国古代人物有关。不是很难,根据文章可以写出来。
再就是古诗词默写(10句10分),这个是海大448的一大特色。唐宋诗人的诗居多,但也有别的朝代诗人的诗。毛爷爷的诗必考!!!建议将毛爷爷的著名的诗和句子全背下来。
最后就是作文(60分),把这当成高考作文来准备就行。今年是根据一段文字来写自己的感想,中规中矩,不算很难。
海大448真题最早是10年,我搜集到了10-21年(除17年)的所有真题,其中,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最少考了三次)等大事件考的频率很高。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属于高频考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除此之外,古今中外一些厉害的大人物也经常会被考到,比如牛顿、爱因斯坦、孟子、庄子之类的。可以去多多关注春秋战国时期和中世纪欧洲的重要人物。大致了解他们的著作,主张以及贡献。每年至少一题与时事相关,今年考到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没错,就是政治中经常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这再次证明了翻硕这几门学科不分家,不要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复习!!!
关于填空题,海大往年特别喜欢考数字、颜色等方面的文化,今后也有可能会考,还是得仔细准备这方面的问题。
关于作文,我不能给什么建议,我中文作文写的比日文作文还要少,就写过两篇。还在今年作文不难,我在考试前两三个星期,开始看一些好的开头和事例,万金油(哪有用往哪搬)事实证明,还是有点用的,起码最终我写了好多我背过的句子在作文中。推荐去买一本高考作文素材,可以照着那个练,还是得认真练,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448这一门也和别的科目一样,有一定的重复率,古诗词填空每年总有一两句之前出现过。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确保每一句都背过,毕竟大中国优秀的古诗词比我们头上头发还要多,但是出现过的题再出错真的会难过,本来得分就难了,再丢分真的会emo。一定要熟背之前考过的古诗词以及详细了解选择题部分的文化常识,(中世纪欧洲文化经常会考!!!)。
复试部分
接下来是复试,我的复试结果很差,所以仅供参考,可能也没啥太大的参考价值哈哈哈哈哈哈。
复试流程
自我介绍、视译、即兴演讲、自由问答
这两个问题都是根据我的自我介绍来提问的,事先也都有准备过,就感觉不算很难,虽不能说答得很好,但也是能答得上来的。
全程看不见老师,但是能感觉他们人很好相处。语速在我看来不快不慢,刚刚好。
接下来说说备考过程。
今年是2.21中午十二点出来的分数。第二天中午左右海大就出了排名。今年统招九个(后来变成十个),按照比例应该是14人进复试,我当时的排名比较靠前,所以分数一出来,我就着手去准备复试了。
我第一件去干的事就是报了瑞译的复试班,我报的是复试班的A,B套餐,以及视译听译班。但是我感觉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内容可去瑞译的公众号【MTI及CATTI日语考试】看看。
我初试的时候也报了冲刺班,感觉还挺有用的。能在其中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一起学习的同学大家都很有趣,也都愿意互相帮忙,我学习的那几个月,只要一打开课程,就会感觉很舒服。
把话题拉回来。
我通过瑞译的学习交流群找到了一个同样报考海大,且有望进复试的同学,然后我们组了一个队,一起学习来准备复试。准备内容包括
文章朗读和翻译(早期是一周五次。一次一篇,后期是每天一次,一次两篇)
即兴演讲(内容不限,有热点时事,有谚语,也有关于某个名词的感想,个人觉得可以把初试的作文题目拿来练习)
自由问答(共通问题的那种,我准备了三十个,有大佬准备了50+,多多益善)。组不组队看个人情况,不是说一定要组队,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要不要组队。组队最大的好处,应该是能注意到很多细节,有的时候有的问题自己可能感觉不出来,但你的搭档能给你指出来。(切记不要透漏自己的信息,这方面谨慎一点为好)如果想要自己一个人练的话,可以自己练习时候录个音,翻完之后去听听自己翻译的过程。是否卡顿,读音问题,包括是否会有些不好的口癖。
视译文章主要找的是天声人语(瑞译和初心的公众号都有这一栏目,译文有点出入,但大抵差不多,我用的瑞译多一点,选谁的看自己喜欢)。
因为我听了学姐介绍,说文学题材的文章比较多,所以我和我的搭档练的文学比较多,但是我抽到的是一篇类似说明的文章。其实没啥区别,如果想面面俱到的话,就把所有题材都练习一些。练完后一定要复盘,复盘真的很重要。
即兴演讲,我把我练的每一个题目,之后都写了个小稿子,把一些好的表达方式都背了。有的句子是万金油,在哪都能用,这种句子越多越好。所以平时可以多多积累,比如一些好的开头和结尾。
自由问答的问题分共通问题和特殊问题。
共通问题一般就是与翻译有关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或者“你的优缺点”等等有很多。
特殊问题一般是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问的,比如你对日本文化感兴趣(什么文化,契机,具体介绍一下这个文化),积极参加活动(什么活动,具体介绍一下)这要求我们要经常去看自己的自我介绍,有哪些点可以让别人提问,可以给自己的同学,或者老师去看看,让他们来给你提问。准备的越多,被问到的时候就不会慌。
最后,面试的时候肯定都会有点紧张,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一定范围内的紧张没有什么坏处。
以上就是备考期间的学习建议。希望大家都能加油。
结语
现在说几句闲话,我的大学生涯当中,比起与别人相处,我更多的时间是同自己相处。我本来是个很爱分享的人,分享学习资料,好的学习网站,以及方法之类的,可是我后来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爱分享,大多数人喜欢自己一个人偷偷地去做很多事情,在学习上,偷摸学习,把学习资料藏起来,开口就是我也没怎么学,结果刷手机都是在背单词,考个试、学个习都偷偷摸摸的,害怕被别人发现,有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这样才是正常的。
直到加入了瑞译这个大家庭,这个群里的人都很厉害,有资料是真的会分享,什么资料都能找到,感觉就像一个百宝箱一样。
只要一问问题,肯定会有人解答,天南海北,什么都能聊起来。尽管身处五湖四海,但总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
备考期间,我每天都会看看群消息,有的时候,一打开平板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群里又多了些什么新消息。这可以称的上是我备考中的一大乐事。真的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瑞译,也可以说是瑞译选择了我。
备考的最后几个月,能有瑞译陪着,我感到十分荣幸。我在这里第一次久违地感觉到互帮互助的快乐,我也知道了原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互帮互助。这是我在瑞译最大的收获,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会像瑞译的这些同学们一样,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因为我也曾从别人那获得过温暖。
备考的这几个月里,我见识过很多之前从未见到过的景象。因为学校图书馆定的规矩,我每周一五点多就会起床,排队等图书馆开门,刚开始的时候总是排在老后面,好的位置根本不可能属于我。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我排队的位置逐渐靠前,虽然我后来起的更早,但这也和别人放弃有关,到考试那一周,我排到了阶梯上,我终于能找到一个好一点的位置。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就像翻译一样,刚开始连完整的句子丝毫没有错误的翻出来都很困难,再到后来慢慢可以翻一些长句子,再到最后能不怎么借助字典的翻出一篇文章,这个渐渐成长的过程和我一步步走上图书馆那个阶梯一样。冬天的五点多天还很黑,背着书包,抵抗着寒冷前往图书馆,当时真的是身心都被折磨着,现在回想起来竟然觉得还挺美好。长时间在黑暗中行走,终有一天能看见光明。还好我没有放弃,我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
最后,考研这件事,有人得意,就肯定会有人失意。
我想说的是,无论成功与否,瑞译的每位小伙伴都很优秀,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有一天能与你们相遇。愿前程似锦。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