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茶厂实习生活(4)
4月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上午没工作,就去镇上逛了一圈,买了点东西,顺便拿了个快递。下午本来打算要收前天摊晾的白茶,结果却发现,到了那个时候,前天所摊晾的白茶仍然没有萎凋好,水分含量还很高,达不到去干燥的标准(可能的原因:①、我们整个的摊晾厚度比较厚,相应的萎凋失水也就需要更长的时间。②、近些天来,当地的天气偶有下雨,导致空气湿度较大,萎凋失水速率较慢)。由于今天晚上工作到12点,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写自己的感受,就简单几笔写写所获得的知识吧:
•董事长讲:除非你有特别强的天赋,否则想开店的话,至少要有三年的沉淀积累时间,才能在茶行业站稳脚跟。
•今天跟着师傅,收购了一些毛茶原料,平时课上所学到的内容派上了极大的用处——茶叶的审评、定级等等。(附流程:先取部分样茶-品鉴-老板定价-成交-验收-审评相关技能(取样-(均匀地从各个袋中取代表样))-对样评茶(与原样茶比对外形、内质等)-归堆)
•本人感觉今天收的茶质量一般,虽说口感还不错,不苦不涩,但我更愿将这种口感归因于勐库大叶种的原因,之所以认为质量不好,是我认为它所泡出的内含物质相对较少,导致茶汤的浓度不够。另外,干茶中含有较多的茶类夹杂物(如:黄片、茶果等)。最终老板定下了460元/kg的价格,据老板说是他觉得这些茶比较好喝。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建立一个专业的质量审评部门,来最大程度的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 •最后参观毛茶的加工,总结了几个要点:
机器杀青,下锅温度280℃左右,杀青过程中,锅温保持在240℃,茶叶(杀青叶)温度80℃左右。杀青机器上的温度计指示在250-350℃左右,不宜过高,易焦糊/茶厂里的解块机,只能够解相对较大的坨块,而像那种体积小却又缠的很结实的坨块,机器解块就派不上用处了。/另外,建议厂里能够建立起专门的茶叶审评部门,以后在收茶的时候就能有足够的“证据”去辨别一款茶的好坏,同时也可以拼配出更多的茶样式,推向市场。/从机械揉捻机里取茶,手臂要伸得足够长,这样就不会被机械臂给拐到。/现在制茶虽说可以自动化,但我认为国内的自动化程度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需要吾辈不断创新,引进,提高制茶的效率。
锅炒杀青时间控制在8-9min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