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许子东重读鲁迅--《狂人日记》

2023-08-29 16:57 作者:天天吃的好香  | 我要投稿

狂人日记

假设忘掉所有已看过的分析、鉴赏、研究,直接接触作品文本。

 

在评论这种已经被很多理论分析包围的、引起很多文坛争议的作品时,我个人的经验是先用“简单速读法”,即用一句话来概括每一章的情节,然后把所有的人物列一张表,梳理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在情节单和人物表之后,再思考作品到底有什么意义。 

 

“迫害狂”

 

文言引文的作用:

作用一,是让看文言的读者在看白话前先有个过渡

作用二,是用文言代表正常人,用白话代表痴狂神经病的人,有反讽的效果

作用三,主人公病好后又去做了官,这结尾的深层含义要等小说读完以后大家才明白。

鲁迅写小说的四种“兵器”

象征(符号、意象、隐喻)、写实(故事的细节和人物)、讽刺、抒情

散文:讽刺和抒情

小说:写实+象征(+讽刺)

写实+象征

偏重写实,非常注重细节、人物和故事,但写实的情节背后可以读出一些象征的意义,比如《孔乙己》《祝福》《肥皂》等

 

象征+写实

以象征为主,通篇都是意象、符号和隐喻,比如《狂人日记》、《示众》、《药》

 

《狂人日记》是象征加写实的典型。但后来的评论以及很多教学参考材料都只看它的象征而不看它的写实,直奔反礼教主题,而忽略了写一个精神病人病情实录的意义。我认为好的文学意象应该是高度的写实,同时又隐约的象征。

 

在写实层面上,“狂人”是病人,是弱者,应该等待被解救;

在象征层面上,“狂人”是英雄,是强者,要解救大众,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一个总纲,也是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的一个总体内容提要。(首先是本身伟大,同时和新文学运动的成功也有关系)

 

五四新文学的成功不仅是文学的成功,还和现代教育制度有关。当时的新文学与现代的大学、中学教育是同步发展的。

狂人日记的多重意义结构

疾病与正常

《狂人日记》可以说是精神病人的病情实录

⚠不能忽略“狂人”是真的生病了,他的病症细节都是非常真实的。因为只有狂人是生病了,家人、村里人才都是好人、正常人。只有写实层面立住了,象征层面的意义才能落地。

 

只有主人公真的是神经病,才能证明他周围的人正常;只有证明他周围的人正常甚至善良,这个社会和礼教才真的有病。就像《祝福》中,柳妈劝祥林嫂捐门槛也是出于善良和好意。

 

“狂人”形象作为被迫害狂的精神病人,他的所有临床病症细节都非常真实。绝不能忽略写实这一面,只有在写实意义上主人公是真的病了,在象征意义上这个社会才是真的是病了;只有确定主人公病了,故事层面上那些家人、村里人、医生等等才都是好人、正常人;只有 

突出了那些要害主人公的人是好人、正常人,他们都是遵照传统礼教来关心爱护生病的我,这才构成了象征意义上整个社会的有病。

 

文学评论问题:略过描写“狂人”时的写实,直接称呼他为战士。

比如理解“踹了古旧先生账簿,看出几千年历史”这样的段落为直奔主题、直接批判

 

个人与群体

鲁迅写作的套路看与被看”模式

同时,这也是鲁迅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意义结构,即“看与被看”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群人与一个人的对立模式)

《示众》、《祝福》、《药》都是这样的结构。

让个人占据主角位置,焦点放在个人身上,在先驱者和群众之间;但到了后来,鲁迅就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分析吃瓜群众了,中间的人反而不再重要。

 

英文里“疯子”和“狂人”都可用“madman”代表,但在中文里“疯子”和“狂人”则有着非常重要的差别,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而也正是这个“疯”与“狂”在意义上的差别,构成了小说主题上非常重要的核心。 

 

“吃人”与“被吃”

写实层面:主人公担心自己被吃,罗列一系列中国历史上吃人的案例

象征层面:精神上的吃人 被歧视、被冷眼、被隔离、被关心、被监视

 

直接写历史上吃人的有九处

整个短篇仅十三段,但九次提到吃人,说明:吃人不仅是一个象征,真实的历史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实

历史中真实的吃人葛浩文的讲座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曾到香港岭南大学做过一个关于“吃人文化”的讲座,他归纳人类文明史上的吃人有四、五种:

第一种是为了生存,世界各国文献似乎都有记载,人快饿死时就要吃已死掉的其他人;

第二种吃人是泄愤,吃敌人身体的一部分;

第三种吃人据说是中国比较特有的,即在道德上被称赞的“吃人”。比如有名的介子推割股奉君;

第四种最荒唐,吃人是为了营养、美味、甚至整容。

所以,鲁迅笔下的吃人不只是一个比喻、象征的符号

真正提出“礼教吃人”口号的是吴虞

 

祝福是对狂人日记的注解

吃人

1.吃人是进入遗传基因的;

2.吃人是一种文明史,在中国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

3.吃人是一个共犯机制,从来是集体行为,所有的人都是吃人的人;

4.吃人是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5.吃人被赋予合法性,吃人的人永远要给被吃的人以“恶人”、“病人”、“罪人”、“犯人”这样的名义,使民间、官府、医学、道德、报复的吃人行为有所依据;

6.吃人受到阶级、年龄和性别的限制,诸如赵家人,可以在吃人方面享有特权和优越位置;

7.吃人不受荒年影响,是一种常态;

8.吃人具有计划性和严密性,通常要加上陷阱,让被吃者思考和陷入到一种自己需要被吃的幻觉之中,甚至让被吃者陷入罗网,逼他自戕;

9.吃人是有分工的;

10.吃人的方法是有多样性的;

11.吃人是有一个产业链的,从赵家的人到赵家的狗都参与了吃人的过程。

 

 

 

 


许子东重读鲁迅--《狂人日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