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代屠城与民族无关】明朝血洗湖南史料17条

2022-06-30 17:53 作者:中国大黄鸭鸭  | 我要投稿

  1、明洪武《坦斋文集•段氏族谱序》茶陵「州里化为山泽,宗族化为草木,人类且澌灭。」

  2、明洪武《仙池赋》:假令大明有道,兵刃不加,则平地可居,胡为乎居峰?耕田而食,凿井而饮,胡为乎池欤?

  3、明嘉靖《湘潭县志》其屠城后,仅余潭民七户。这次屠城使湘潭人口剧减,湘潭城内土著仅存数户」。

  4、明崇祯《攸邑圣寿山保宁禅林三祖遗考》:「元末,后宋韩林儿(暗指朱元璋)时兵燹,废殆尽」。

  5、《攸县石桥傅氏族谱》:大轩(攸县石桥傅氏始祖傅大轩),字学兴,元皇庆元年(1312)生,顺宗甲戌(1334)授职官山东历越知县,后回籍,因湖北沔阳人陈友谅称帝,鄱阳兵败,谅之家人私逃茶乡。后大明洪武戊申(1368)嗣正统,亲引兵征,累及茶、攸、醴三县,大轩遂避乱隐居本邑池茶峰。迨洪武丙辰(1376)春三月,诏免湖广等省田祖,大轩公蒂峰十里,居住石桥而攸族转开。

  6、《厚雅田王氏谱》:湖以南,丁洪武杀运,扫境空虚矣!我肇祖随蚁赴之众,数标杆为记。划一亩之丘,挫棘楚,芟蒿蓼,禳除厉魔,挺貔豹,奠定其家室,以繁育其子孙。

  7、《攸县罗氏族谱》:元季末,陈友谅据湖南,与朱元璋争雄事败,元璋纵兵屠戮,湘江两岸,人烟几绝,史称朱洪武血洗湖南。其后,当地郡守招四方之民分耕其地。

  8、《依湖邓氏族谱》:吾祖世籍豫章(即江西),丁封易代,迁来血洗,系千钧一发,绵一脉于千秋!

  9、《叶氏谱》:洪武屠湘,未先白马之盟,却有红羊之劫,血流漂杵,鬼昼哭,十室一室居人,九室堆骨。

  10、《吕氏宗谱》:洪武血洗,惠公由安仁奉调镇。

  11、《茶陵县志》茶陵自明代初年起,田赋特重,额定岁征大米46 862.9石,比元末加赋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元末至正年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雄。朱定鼎后,怨县民曾运米4万余石接济陈,于是每年按此额课征。

  12、《攸县志》太祖吴元年(1364),朱元璋自将伐伪汉陈理,克湖广,镇抚周兴率寨长王崇德以攸州附。时州民不满万,复改州为县。

  13、《常宁县志》:明时卫在衡州,而所在常宁,其兵悉屯田于常宁者,盖湖南大遭屠戮后,调江西户口安插,时各处安插已遍,唯常宁、贵阳于廿八年遭奉虎满之乱,又屠将半,故有隙地以为屯,且为捍御瑶人之所,此衡郡诸邑皆无而常宁独有之者也。

  14、《株洲简志》:元明之际,明太祖朱元璋血洗湖南后,醴陵县土著仅存 18 户。

  15、《邵阳市志》:朱元章便把湖南的百姓看作陈友谅的死党,下令血洗湖南。明军杀至宝庆东乡一带,见一妇人,身上背着一个八岁小孩,手拉一个五岁小孩,正在逃命。问道你为什么背大携小呢妇人忙答我背上背的是侄子,手里拉的是儿子,因为哥哥死了,嘱咐我好好抚育子。

  16、《中国修辞史》:他(朱元璋)与陈友谅作战时血洗湖南,又在对徐寿辉作战时血洗湖北东部黄冈巴水流域;即位后又大肆杀戮功臣,丞相胡惟庸案杀官史三万多人,大将军蓝玉案又株连一万五千多人他对全国实行特务统治,设立锦衣卫......

  17、《国史馆现藏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编》:时长沙、善化、平江、刘阳各县亦遭屠杀,至今乡人言朱元璋血洗湖南犹震摄屋。

  关于明朝血洗湖南的历史,下面这篇论文从上述史料17条中挑选出12条史料,进行了统一详细讲解。这篇论文学术价值非常高,感兴趣的同志们可以仔仔细细、一字一句地读一读:


【古代屠城与民族无关】明朝血洗湖南史料17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