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2023-03-03 14:18 作者:无涯zrj  | 我要投稿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纳兰容若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注释

       才道:才知道。语本晏几道《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时错。”又宋刘克庄《忆秦娥》:“古来成败难描模,而近却悔当时错。”

       凄迷:凄凉迷乱。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满眼春风百事非:句出于李贺《三月》诗“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又宋赵彦端《减字木兰花》词:“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

       无计:无法。

       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

       落尽梨花月又西:唐郑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又宋梅尧臣《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容若此句撇开前人,用“月字”独创出凄迷冷艳的意境。梨花同月若梅花惹雪,别是一种肌骨。

赏析

       纳兰作词,多是有感而发,意由心生。或许以意间,你并不知他具体想要表达的情,但就是觉得很美,美到灵魂深处,让人回味无。就这首《采桑子》,仅有几个词的铺陈,就勾勒出了一幅清爽宜人的水墨丹青。

       “而今才道当时,心绪凄迷。”开篇道来,犹如当头一,让人灵台一清明。但细细想来,这句话平无奇,现在才知道自己销了。心里迷万分。这样的话语实在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如果这句话用在别处,可能就如同脚下的石头,被人们忽视了,但放在容若的词里,却又是不一样的。

       容若的词如同容若的人生,“当时错”,现在才明白了、才后悔了,可是,当时错的究竟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呢?不知容若是探究当初不该爱,还是不该走得太近。总之,那段得到又失去的爱情令容若内心忑不安。一个“错”字,令人百转回,牵肠挂肚。正因为有了之前的“错”,才有了下面的“泪”——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满眼春风百事非”,眼前的景色越是美丽,心中的愁苦就越是难挨。以乐景写哀情,更加令人感到凄凉。或许,这就是纳兰受到人们喜爱与推崇的原因吧,他表达的感情总能明明白白地直指人心,轻易地说中每个在情场中辗转的男女心事。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回想当时的分别,就已经知道了今生无缘,无法再相见,但偏偏还要告诉自己,来方长,或许他日能够重逢。这里的“欢期”是相见、欢聚的意思,而“强说”一词让这份期待中的欢期变得难以预见。明知道不能相见,却偏偏想要相见的矛盾心情,令这首词充满欲哭无泪、欲诉无言的悲凉。

       容若或许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悲怆,他转笔结尾,写道“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月圆月缺,这都是无可避免的,或许这就应了那句:“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摘自《纳兰词》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