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法必应之
司法者,以民为基。今年最高法院的工作对过去五年的工作所做总结注重用案例和数字说话,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总书记曾说过: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报告中可以感受到,人民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国各级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纵观报告内容,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智慧司法的效能持续显现
报告中谈到,近年来,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法院组织体系更趋完善,智慧法院的建设加速了司法模式变革,互联网司法开创新模式新规则。人民法院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成了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体系,互联网司法领跑世界。智慧司法盘活了线上线下的解纷资源,减少了诉讼群众的奔波,实现在线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开庭、在线执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科技的助力下,司法便民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法院的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诉讼体验和司法获得感持续增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司法办案全过程
报告中,近几年法院审理的侵害袁隆平名誉案、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名誉案、诋毁抗美援朝冰雕连案等案例让人印象深刻,在最高法院发布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中,都是紧系人民生活、关乎群众利益的案例 ,这些案例用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裁判引导社会崇尚英模、助人为乐,为行善者正名,令失德者失利,彰显了人民法院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积极在司法审判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司法审判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引领全社会守正向善。
三、司法为民的底色愈加鲜明
司法为民的情怀贯穿报告始终,五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新时代司法的力量和温暖。如严全面加强人格权保护、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民生安全的犯罪,“明规则、保权益、划红线”,护航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法院让人民更安心,让经济运行更平稳,也促进了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建成了世界上联动资源最多、在线调解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途径、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丰富内涵的司法需求,这样的成绩即鼓舞人心、更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