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影视热点 | 影片《奥本海默》的艺术特征

2023-10-01 19:30 作者:研必果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电影《奥本海默》的上映持续引起热议,一部科学家的传记片能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热点,一方面与导演诺兰的电影艺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核能对人类社会生活引发的影响持续至今紧密相关。诺兰的迷幻叙事与复杂的奥本海默形象本身形成了电影叙事张力,其中电影的艺术特色包括:

一、叙事:叙事时空的精心建构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具有时间空间的双重属性。在诞生之初,它的叙事能力已然彰显,在后续的百年时间里,更是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之电影观众的艺术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逐年上升,使得电影的时空组合迸发出无限可能。尤其是随着非线性叙事的影片开始增多,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时空壁垒,让人们看到了时间、空间在不同电影中更加灵活的叙事组合。电影《奥本海默》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讲述奥本海默的人生。电影中有两条叙事主线交织,一条正叙线,讲述二战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举行听证会,意图撤销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把他排除在原子能领域之外。另一条是倒叙线,奥本海默回忆他求学、婚恋、参加左翼活动、研发原子弹的过往。诺兰使用了彩色画面和黑白画面交叉剪辑的方式,片中奥本海默自己叙述的部分都是彩色画面,而出现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美国前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路易斯·斯特劳斯的画面,却是黑白的,这种处理方式也带着诺兰强烈的个人风格。这样独具风格的叙事手法,把时间线打乱,让观众在脑海中重新将内容顺序正确排列,极大增强了观众在观影时的参与感。


二、主题:关于人性的深刻议题

人物形象塑造是人物传记电影的创作核心之一,人物传记电影只有通过立体的、真实的人物塑造,才能真正到达观众内心,让更多观众愿意去看、看进眼里、记在心里,实现人物传记电影所要传达的精神主旨。诺兰的镜头紧跟奥本海默的人生道路,如实呈现了大时代中一名科学家的事业巅峰和人生低谷。影片中他的超凡才华不加掩饰,他的自私阴暗没有抹除,他的恐惧自责被放大演绎。奥本海默英雄般的成就和对于人类的背叛,构成了他的人生悲剧。后半段唇枪舌剑的情节,即使没有动作场面,却通过凌厉的剪接与各种电影语言,将文戏拍得如同枪林弹雨的动作场面一般,而导演对主角这位角色的内心世界的塑造,拍得充满了张力。也正是因为人物本身的这种戏剧冲突,深深打动了克里斯托弗·诺兰。

当下电影在充分发挥叙事与影像表意系统的基础上,不再局限于围绕电影本体的材质、形式和感知方式进行简单“叙述”,电影“叙述什么”则更多地蕴含了意识形态、民族、性别、阶级、权力、现代性、主体性等重要议题。

影视改编过程中,《奥本海默》电影没有直接预示作品的主题,但又紧紧抓住奥本海默充满矛盾的个性和他的才华对世界格局的复杂影响。《奥本海默》中宏大的历史主题与主角基里安·墨菲细腻深刻的表演一起,共同重现了史诗般的瞬间。那个瞬间,扭转了一个天才科学家的一生,也扭转了世界格局——它让我们看到人性的较量、科学与政治的博弈如何在今天依然深刻影响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且成为一个忧心忡忡的预言,引领世人预想未来可能重现的悲剧。


三、视听:视听营造身临其境感

传记电影通过类型化的叙事技巧使得故事的节奏更紧凑,观赏性更强。电影一开场,奥本海默俯视雨水滴在地面上泛起的水花,到了结尾,奥本海默再度看到雨滴水面,接着联想到核弹下坠,世界因核弹爆炸而毁灭的末日场景。滴落的雨水和一颗颗落下的核弹,影片从第一个画面起就构建水和火的视觉匹配关联。电影从水与火的视觉隐喻,开启了整个故事。而重场戏作为类型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情节转折和人物心理转变的关键内容。重场戏的艺术表现质量,往往能够成为影响传记电影精彩与否的重要指标。电影的高潮部分是奥本海默通过主导“三位一体”核试验,实现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发的过程。诺兰成功地用最极限的视听语言去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用IMAX银幕呈现如此多的人物特写,恐怕是电影史上的头一遭,大量的镜头和音效在为人物的主观感受服务,我们仿佛能直视奥本海默的灵魂,沉浸式地体会到他的痛苦与煎熬。经过电影视听语言的洗礼后,观众对奥本海默更多了些尊敬和怜爱。电影《奥本海默》 既是对当下全球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射,也源自导演诺兰的坚守和自我突破,这套独特的风格与魅力依然很诺兰。

四、风格:时代的隐喻

作为一部传记片,《奥本海默》的故事围绕着罗伯特·奥本海默展开。该片剧本改编自普利策获奖书籍,被描述为“一部史诗级的惊悚片,将观众带入惊心动魄的悖论中:一个神秘之人必须冒着毁灭世界的危险来拯救世界。”《奥本海默》充分调动了基里安·墨菲蓝色、充满忧虑的大眼睛和路德维格·戈兰松震撼人心的配乐,试图展示一个人如何部分地促成了现代人类意识的形成,即自20世纪中期以来,当核灾难的焦虑开始在每个家庭中显现时,我们对死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奥本海默》本身的定位就既不是商业大片,也不是传统的「伟人传记」电影。它既推翻了这两种类型的俗套,又借鉴了它们,因此成为一种奇特的体验:令人印象深刻、激动人心,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技术大师所创作的作品,以一种过于优雅的形式和感觉,唤醒了作为其核心人物的那遥远、手舞足蹈的天才。

《奥本海默》以好莱坞的方式呈现了人类所做之事的可怕与平凡背后的密切关系。电影一方面展示了历史事件的故事,描绘了一个人的科学理论对其他人所造成的破坏;另一方面,还描绘了其更为可怕的推测,也就是我们已经加速了自己的毁灭,这一点则被呈现在了无形的领域中,通过戈兰松激烈的音乐、詹妮弗·拉梅有力的剪辑和墨菲曾经不可动摇的外表逐渐被削弱来呈现。虽然《奥本海默》显得沉重,但它也是好莱坞电影中罕见的让人感到懊悔的电影之一。这部影片可能不是诺兰承诺的「最疯狂的观影体验」,但诺兰依旧找到了某种方式来呈现这种疯狂。


影视热点 | 影片《奥本海默》的艺术特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