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无名之道(第一章)》
我儿时的记忆里,他的模样好似不曾改变过,普通青年的样貌,淡淡的神情,总穿着那一身洗过多次而显得褪色皱旧的黑白相间的道袍。
这个时代,听说城里,服务、娱乐,乃至教育等各方各面的行业,都用上了高仿真型的机器人。
就连我们这里的乡村教师也都是仿真人工智能,班主任最近也更新了最新的教学系统,不仅24小时答疑解惑,更是让家长满意放心。

智能机器难道不是为了帮助人类才会被制造吗?连人类出家悟道,对他人有什么帮助我都不太明白,机械道士无名到底是因为什么目的才被造出来的?
无名的存在似乎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但仔细一想,无名平时只孤身住在这样毫无香火的无名道馆里,连化缘都不用,几近与社会失去了关联。
愈长大愈费解,乃至成了无解……
无名开口说话,他的声音温和深情,语气也如人类般相差无几、抑扬顿挫,或许是因为扬声器有些老旧了,略带一种仿佛从远处山谷传来的叠声低颤。
“现在是这黑白鱼产卵的时候,过一阵再来钓吧。”
我本以为他劝我不要杀生,顶嘴的话已经滑到了舌尖,却无可辩驳,只好气哼地放下钓竿往石头上一靠,皱起眉头:
“无名道长,过一阵我就要开学了……”
阳光晒在我光溜瘦小的肚皮上,炙得我五脏六腑如沐春风、神清气爽。
我抚摩着肚皮,打了个滚,得意洋洋地说:“唉,你们机器人可不懂晒太阳的舒适吧?”
无名只笑了笑,步子很轻地走到我身边,在旁近的石头上盘腿而坐,轻缓平和地问:“那……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我顿时心情闷闷不乐起来,好你个无名,不是人身,倒挺懂人心……
“没写完,数学太难了……诶!你们机器人是不是都很会数学?“
“数学确实令人着迷。你听到当下蟋蟀的的鸣叫吗?曾有一位科学家,根据一种鸣叫异常动听的雪树蟋蟀,得出它鸣叫的频率与当地气温的关系是T=10+(N-40)/7。
其中T表示摄氏度,N表示蟋蟀每分钟鸣叫的次数。
但这只是从宏观物理概率角度算出的十分狭隘限制的公式,会随着蟋蟀种类变化而变化……从微观精细角度表达应为k=A·e-Ea/RT 。
其中k为速率常数,R为摩尔气体常量,T为热力学温度,Ea为表观活化能,A为指前因子,也称频率因子,还能表达为lnk=-E/RT+B。
“道长,你又来了……又说一串我课上没学过,自学也学不来的数字、名词与符号……况且,人类又怎么会无聊地为了知道天气的温度而去数蟋蟀的叫声呢,我们可是有温度计、百叶箱和气象气球的。”

“但确实曾经有人类,曾在夏日一个清风徐来的傍晚,安静地躺在原野之上,在月亮升起的瞬间,顿悟蟋蟀鸣叫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