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023-03-06 00:32 作者:红旅知音  | 我要投稿

伟人简介

     周恩来同志 (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 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 淮安 ,今天是他出生的125年诞辰。

      周恩来同志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

周恩来同志青年时期照片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 周恩来 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 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 民族精神 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 共产主义 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 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伟人小故事  

      周恩来总理的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伟人趣事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学习伟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到:“好学才能上近。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与周总理的话不谋而合,都强调了学习对于我们青少年和共产党的重要性,在周总理125年诞辰这个日子,让我们青少年立下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吧。


微信号|honglvzhiyin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