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有新人》第六季孟鹤堂周九良初赛节目《蹭热度》观后感

现在是北京时间2020年1月26日晚上10点,我在看完孟鹤堂的节目之后立马写下了这篇观后感——虽然理论上来说写是一个持续性的动作,不会一瞬间完成——那应该改成“我立马开始写这篇观后感”。废话到此为止,在我忘记这个节目的内容之前我要写一下我对这个相声的看法。
老实说我还是有比较高期望的。孟鹤堂是何许人也?他可是孟鹤堂啊!周九良是何许人也?他可是周九良啊!但是看过之后吧……觉得……不是特别的好。

首先这个节目的名字叫《蹭热度》,作为一个很少有这种行为的鬼畜区UP主,看完这个标题我就咯噔一声,尊他一声孟老。这个题材对他这样的名梗制造者来说可谓是合适之极。

上场非同寻常,使用了台前闲聊天的模式入活。但是自打周九良一上来我就觉得有一点别扭——孟鹤堂还是以前的样子,但是周九良简直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理论上说,相声演员不局限于自己的人设而进入节目需要的人物才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这个人物并不适合周九良的风格,或者说,这个人物应该由逗哏的担任。一般这种“你怎么还说相声”类的相声,捧哏演员理应为坚守传统的一方,逗哏的作为出坏主意的一方。创作《蹭热度》这样打破传统结构的相声勇气可嘉,但是效果未必有多好。

台前的包袱,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是“六百块”,这时候孟鹤堂的神情非常到位——一副没见过钱的样子。而相比之下,周九良一直有一点过于亢奋和狗气的感觉,使相和身上的幅度过犹不及。

上得台来,节目的结构就有点明显了——马季赵炎的《百吹图》,似吹实贬,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反讽是制造笑点的好方法。孟鹤堂说周九良腿上有伤还坚持登台演出,拿输液当饮料,一边走大夫一遍缝针,这都是很不错的包袱。

后面搭档二人不互相褒贬,改为褒贬别人。头一个说沈腾拍《疯狂的外星人》,老实说这部分的包袱我笑不出来,原因很简单,我真没看过这部电影,只知道沈腾参演了这么一部电影,因此里头的内容我也不清楚——这又涉及到包袱的普遍化问题了。这一段的“底”是“俩人全给怼了”,没有翻响,我个人认为是个处理的不好的地方。

后一个说的是岳云鹏,说到对“霄”字科的师弟欺压,周九良接的是“他怎么如此的蛮横?”,这个地方实在是过于生硬,当然,好像周九良的人物本身就是这种半装不装的,后面也是如此,什么“欺师灭祖”之类的,为了炸而炸。

孟鹤堂在这一块表现比较优秀的地方是他学岳云鹏学出了一定的样子,不跟某个与唐朝大诗人重名的演员以为一捂嘴说个“我的天呐”就是岳云鹏一样。

而最后“你给我揉揉肩膀”那地方的神情实在是特别的狗。结尾处周九良翻了两次“他这是活该呀”,不太明白是怎么设计的……学陈曦?
之后是吐槽欢乐喜剧人节目煽情的底太多,然后一转攻势自己也煽情起来,这一段我想到了牛群冯巩的节目,实在是太像了。不必多说,是展示刹车哭的地方。但是孟鹤堂之后过于夸张的身上反而把包袱给憋了回去。
然后是怼到了导演身上,不过并没有展开就草草结束了,要我说施佳宁是应该被说两句的……

最后到了节目的结尾部分,在周九良的步步紧逼之下孟鹤堂使出撒手锏——骂郭德纲!然后周九良就慌了,在阻拦的过程中落下了帷幕……
这个节目存在五个问题,我从第二点开始说:
3.节目整体内容与节目名字不符。节目叫《蹭热度》,但是实际上我们却只看到孟周二人怼天怼地怼空气,然而又不像谢金那样怼到点子上。如果真的是讲蹭热度,那应该是把最流行的东西拿出来利用一番。当然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
6.过于打内的包袱可能不容易抖响。像是“郭德纲和桃味”、“周九良从不按时下班”、“孟鹤堂没有眉毛”和“德云社有云鹤九霄这几科”这样的包袱,熟悉德云社的人可能会笑的出来,但是大部分观众应该还是只知道德云社有几位云字鹤字的徒弟,孟鹤堂周九良和霄字科还不属于那么知名的梗(孟鹤堂到是有知名的梗)。不过也可能跟我想的不一样,这些内容也许已经成为民众的常识了。但是无论如何还是尽量保证包袱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皮薄的吧——即使对我来说,没看过《疯狂的外星人》,也就不知道那几个包袱的奥妙所在了。
1.周九良表演的度。表演固然是表演,它不是真的,但是还是要尽量往真的地方努力。而这个相声来说,周九良的表现并不能让我满意——一种不符合人物和节目需要的闹腾。浮夸的动作和表情实在是起了反效果,之前《相声有新人》的决赛也是,刻意模仿陈曦的风格是好不了的。
剩下的四个爷忘了。
郭德纲曾经说过:心里没底才嚷嚷——他的徒弟大概能谨遵教诲。
无论如何,最后孟鹤堂晋级毫无压力,鼓掌,呱唧呱唧。希望下一场他们能拿出更硬一点的作品出来。
——耿鬼老师写完于是日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