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检测
铝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化学特性之一,直接影响到铝材及其制品的使用效果和服役寿命。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多孔型结构在封闭前后对日常环境或者工业环境的耐蚀能力有巨大的差别,有效的封闭多孔型铝阳极氧化膜的结构微孔是保证与提高耐腐蚀性能的前提和关键。我在日常实验中,对封闭效果的好坏以硝酸预浸的磷铬酸失重实验数据为判定标准,同时也在文章中介绍最通用的耐盐雾腐蚀性能包括NSS,AASS,CASS的耐腐蚀性及其测试方法等。
广分质检院电话:13112719619 周经理 微信同手机号
由于封孔处理可以使多孔型铝阳极氧化膜的结构微孔得到有效封闭,为此封孔质量的评定可以从三方面考察微孔封闭前后的表面性能变化:
①多孔型阳极氧化膜的微孔封闭可以提高表面的抗污染性;
②多孔型阳极氧化膜的微孔封闭可以提高阳极氧化膜的电绝缘性;
③多孔型阳极氧化膜的微孔封闭可以改善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
从封孔前后上述三方面性能的变化,分别衍生出铝型材阳极氧化膜封孔质量的三种评定方法,即酸处理后染色斑点法(GB/T8753.4-2005)、导纳法(GB/T8753.3-2005)和磷铬酸溶液浸渍腐蚀法(GB/T8753.1-2017)(下文简称”失重“)。
在这三种封孔质量的检测方法中,染色斑点法主要用于在线快速试验,通过染色斑点的颜色深浅定性判断微孔封闭的效果。虽然染色斑点法的定量效果比较差,但是非破坏性和快速的特点还是非常适用于生产现场。
导纳法测量封孔以后阳极氧化膜电绝缘性的提高,也是非破坏性快速测定技术,该方法在德国比较流行,但是我国铝材表面处理行业始终并没有广泛使用。
磷铬酸浸渍腐蚀法(失重法)是目前封孔质量的仲裁试验,虽然是属于破坏性检测方法,但是定量效果与结果的重复性都非常好,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中国标准的测量方法和项目,以及评定指标已经与欧洲标准全面接轨,其中染色斑点法的质量指标高于欧洲和日本。失重法质量指标高于美国,并且分为硝酸预浸和非硝酸预浸两项试验方法,已经与欧洲标准全面接轨。

铝材表面形态对最终氧化膜封孔质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同种型号的铝合金,表面越是粗糙,封闭失重的数据往往越大。经过喷砂、化学砂面处理的铝合金比经过抛光或者经过化学抛光的铝合金失重数据要稍大一些。经过氟化氢铵处理的砂面,在染色斑点上处于劣势。
阳极氧化后电解着色和染色处理对最终氧化膜封孔质量的影响
阳极氧化之后,经过Sn、Ni盐电解着色处理的铝合金比没有经过电解着色处理的铝合金有着更加优异的失重表现。电解其他金属盐着色也在大体上提高了氧化膜耐失重试验和染色斑点试验的表现。氧化膜经过染色后,基本上削弱了耐磷铬酸腐蚀的能力。
铝合金牌号对最终氧化膜封孔质量的影响
铝合金中有高含量的Cu、Si、Zn合金元素对氧化膜成膜连续性有负面影响,实际生产中基本上不推荐使用磷铬酸失重法评价封闭的牢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