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好音乐
2023年,和20年前一样,又是一个“刀郎年”。又将书写另个传奇。
那一年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全球销量270万张之多的辉煌战绩,一举拿下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实力之冠。以乐坛新宠的姿态,让当时炙手可热的周杰伦等一众歌坛当红巨星,刮目相看。

那个时候,几乎大街小巷,都是刀郎的音乐,人人哼唱的都是他的歌曲,到处都能见到他的磁带。
人们迷恋他,崇拜他。为他痴狂,为他迷醉。
虽然,有专家会说,他的音乐只有“农民才会听”;“他的音乐使中国流行音乐倒退了15年”。但,那又是如何,反正人们爱听、爱唱。好像只有他的歌曲,听着上头,唱着舒服;听着解愁,唱着得劲。

那些年,刀郎就是一个传奇。
即使,后来的很多年,刀郎突然离奇的消失。甚至,这一“消失”便是7年之久。
这7年里,有很多人,在默默的关注,有很多人在默默的守候。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千盼万等,终得佳音。

正如当年,刀郎的横空出世,《2002年的第一场雪》爆火一样。2023年的刀郎,带着他的新作《山歌寥哉》滚滚而来。一首《罗刹海市》,再一次让整个乐坛,甚至是海外,掀起了一场有关刀郎的飓风。
这首汲取蒲松龄《聊斋志异》之精华,再加创作的作品,让聆听他的人们,如痴如醉疯狂不已。人们痴迷于那种,略带山歌曲调的,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刀郎那独特又沙哑的嗓音。更是被那生涩难懂,寓意深长的歌词所吸引。人们聆听并哼唱歌曲的同时,对歌词进行了各种的解读和揣测。
特别是那种,消失7年的刀郎,带着新作报仇雪耻,歌词内涵那英、汪峰、高晓松、杨坤四位娱乐圈明星的说法更是甚嚣尘上。
其实啊,刀郎的新歌,并非会是一些个人恩怨的表达和诉说,而是借用故事表达对社会普遍问题的忧虑。
至此之后,刀郎和他的新歌,便成为了这个年度,再也挥之不去的火热现象。
新歌上市一个月,有人悄然发现,以往低调安静的刀郎,竟然出现在了某短视频平台。并在未发布任何作品的情况下5天左右时间,疯狂拿下500万粉丝。也是恰巧“蓝台事件”有了官方通报的当天,他发布了首部作品,之后每日都会进行作品的更新。此时,经过数天的疯狂吸粉,刀郎仅靠三部作品,涨粉达1300万。这样的强劲实力,相信又会成为抖音的涨粉榜新的传奇。
至此,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刀郎,终于来了,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刀郎的歌曲,也终于可以酣畅淋漓的去听了。

在他们看来,刀郎的歌,是越听越有味,越听越动听,越听越想听,越听越觉得过瘾,这简直就是音乐的至高境界,人民的最强音,好声音。
而那些沉迷在刀郎的音乐里不能自拔,沉浸在对刀郎的狂热追逐里忘乎所以的人,我想,那不仅仅是被刀郎的音乐所吸引吧。纵然,刀郎的音乐,确实那么的至真至纯,令人沉醉,好像那就是音乐原本就该有的样子,好像那就是音乐本该有的声音一样。
自始至终,大家对刀郎的喜爱,便是那么单纯而热烈。
所以,我是有理由相信,我们对刀郎的喜爱,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音乐。刀郎给我们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好听的音乐。

一直以来,自从刀郎和他的音乐横空出世,至今,我们所看到刀郎,就是一个平和安定,至真至纯,专注用心的音乐人。在他的身上没有那种金钱的铜臭味,没有为了版权而折损音乐的狭隘,更是没有尔虞我诈的江湖气息。他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以及人性最最真实纯洁的光辉,在那个充斥这名利恩怨的圈子里,他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才会被排挤,被另眼相待。但这些,恰恰是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和普通民众,最需要和渴望的东西。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在诸如刀郎和李玟的这些音乐人超级巨星身上找到了。
那你说,人们能不狂欢和喜爱吗。
那个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真音乐,好声音的刀郎,让我们听到了音乐原本该有的味道,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人性中最光辉的样子。这场狂欢,我们多少是在为自己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