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疑邻窃铁

2021-11-24 04:06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疑邻窃铁


            《吕氏春秋·去尤》


   


【原文】

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今译】

相传古时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


他仔细观察邻人家儿子的走路、说话、脸色表情、动作形态都像是偷了斧子的;


后来,他在家里掏水沟,在下水道中找见了这斧子。


过了几天,又看见邻居的儿子,看看他的动作态度,再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了。


邻居的儿子并没有变,是他自己变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因为他之前存在着主观偏见,有所囿(归咎),是被偏见所蒙蔽罢了。



【赏析】

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处理事情,考虑问题,不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没有客观依据而疑身疑鬼,而只凭推测,主观臆断,带着先入之见,即所谓的“有色眼镜”观察事物,往往会产生种种错觉,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得出错误的结论。


所以,观察事物时,应当客观公正,抛弃自己的主观成见,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疑邻窃斧”

以后用“疑人窃斧”喻指目随心乱,随便怀疑。



《吕氏春秋》 —— 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 ~ 公元前235年)的门客们编纂的一部杂家著作,共二十六篇。


《吕氏春秋》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著作里很多内容,因此它保存了不少先秦的文献资料。


疑邻窃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