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4.32 道统

2023-04-03 11:0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32、道统


  指儒家所谓传道的反动传统。“道统”的思想由来已久。孟轲以孔丘学说的正统继承人自居,并根据儒家的标准,把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加以美化,称他们为“圣人”,并在他们之间虚构了一种前后相承的关系,这就是“道统”思想。他宣扬奴隶主阶级的“道统”,是用来反对以法家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思想领域的革命,为复辟奴隶制制造反动舆论。

  唐朝的韩愈进一步发挥了孟轲的思想,系统地提出了适应地主阶级顽固派需要的“道统”说。他认为,传统的先王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仁、义、道、德。而其政治体现,就是君主统治百姓,百姓服事君主,臣帮助君统治人民。“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亭其上者也”[1]。这就是自古以来的“道”。这个“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再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女、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2]。他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继承从尧舜到孔孟的“道统”。他编造“道统”说的根本目的在于论证孔孟之道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维护孔孟之道的思想统治,借以麻醉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意志,对抗法家的法治思想。

  到了宋朝,孔门恶狗程颢、程颐、朱熹等都宣扬“道统”说。程颐讲“道统”,是撇开董仲舒、韩愈,直承孔孟。程颐说,孟子死后,所谓圣人之学不得其传,好在生个程明道[3],“先生生乎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4]朱熹也自称是儒家孔学的正传。他说,儒家由孔子到孟子,“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经过一千四百年,“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子之传”[5],而他自己则是直承二程的。他们鼓吹“道统”,要“辨异端,辟邪说”,也就是妄图反对农民的革命思想,抵制法家的革新思想,维护孔孟的反动思想统治,以适应地主阶级顽固派的需要。

  儒家的所谓“道统”,实际上是孔学的一条黑线。这条黑线,并不是儒家所谓到孟轲而中断,也不是到朱熹而结束。而是从孔丘开始,中经孟轲、董仲舒、韩愈、李翱、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王守仁、曾国藩、张之洞、袁世凯、蒋介石等等,一直继续到现在的反动派。这条黑线是适应反动阶级的需要而出现的。凡是搞复辟倒退,都是要宣扬孔孟之道。[-]内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是孔孟的徒子徒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的信徒。他尊孔反法,把孔孟之道作为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理论基础,妄图篡改党的基本路线,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因此,只有狠批孔孟之道,才能挖掉修正主义路线的思想根源,推毁反动儒家的孔学“道统”。


注:

[1] 《韩昌黎全集·原道》。

[2] 《韩昌黎全集·原道》。

[3] 即程颢。

[4] 转引《四书集注·孟子·尽心下》。

[5] 《大学章句·序》。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4.32 道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