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当心“热射病”

今年三伏天我国南北异常炎热,多地频频爆出38-39℃乃至40℃以上高温。伴随着难以忍受的高温暑热,“热死个人”已不再是一句玩笑话,近期媒体接连爆出因得热射病死亡的案例。何为热射病?哪些人容易得热射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那么,究竟什么是热射病呢?要想了解热射病,就要先弄清楚中暑是怎么回事。
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或遇到过中暑的情况。比如夏天学生军训时,在大太阳底下时间过长,往往会遇到中暑的情况,人体会出现四肢无力、头晕、口渴、眼花、耳鸣等有或没有体温升高症状。
如果及时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并补充水分,短时间内就可以自行恢复。这种情况其实属于先兆中暑。

但是,如果在先兆中暑时没有及时发觉,进行相关急救措施,人体的温度会持续升高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大量出汗、面色潮红的情况,严重的还会有脸色发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脱水症状,这时就属于轻症中暑,和先兆中暑一样,如果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及时补水也是可以自行缓解的。
如果这时还没有采取措施,帮助身体降温、补水,人体温度持续升高,人体内的脏器就像是被水煮过,最终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多脏器受损,就会造成热射病。可以说,热射病就是最严重的中暑。
人就好比一台电脑,当电脑处于高温环境或者长时间使用时,温度会升高。这时电脑就会通过风扇,散热片来降低温度,避免主机因温度过高而烧毁。人体也一样,会通过皮肤与周围环境进行辐射、对流、传导、蒸发的方式交换热量,来维持人体温度在37度左右,避免身体内的脏器因为高温受到伤害。但是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机体就只有蒸发一种散热方式,极有可能造成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失衡,造成严重的后果。

热射病就是当人体长时间处在高温环境中,或者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会大量产生热能。但是由于身体散热的方式只有蒸发,而高温环境导致蒸发速度减慢,这就使得身体的散热速度跟不上产热速度,热量聚集在身体内,使人的温度升高,超过正常可以承受的范围,从而导致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受到损伤,同时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也受到损伤,从而危害到生命的一种疾病。
根据患者发病时所处环境及身体状态不同,热射病又可以分为两类。
1. 劳力性热射病
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劳作导致的热射病。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劳作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比如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交警、消防员等,劳力型热射病是青年运动员的第二大最常见死因。
此类人群平时身体素质正常,会导致热射病主要是因为运动和劳作导致热量产生过多,机体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热量聚集在体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体内脏器受损。这类人发病时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2. 经典型热射病
又叫做非劳动性热射病,就是在没有进行高温劳动或者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发生的热射病,主要见于肥胖、体弱的老年人、或者有慢性疾病、免疫力低的人群。
此类人因为身体素质较差,各种原因导致身体的温度调节系统比平常人要弱很多,身体蒸发散热的功能很差。所以炎热时期,这类人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发生热射病。
他们一旦患上热射病,身体可发生谵妄、癫痫、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肺水肿、甚至死亡。
热射病有哪些表现?

1、体温升高,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2、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3、其他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记住高热(体温超过40℃)、无汗、意识障碍是热射病的三个突出特征。热射病是一种致命的急症,它的死亡率可以高达50%以上。早期诊断、快速降温措施的实施及其他支持治疗可以减少热射病患者的死亡率。
所以当周围有人出现了以上症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1、拨打120求助
及时拨打求助电话,医护人员就可以早期对患者病情进行处理,延缓疾病的发展。

2、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降温
帮助病人脱离热源,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可以脱掉他身上的衣物,增大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身体降温。如果有设施,有条件,还可以借助冷水,风扇等给患者快速降温;也可以用冷水打湿毛巾或者用冰袋,敷在颈部,腋下,大腿根处帮助降温。
3、补充水分
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可以喝水的话,可以给他喝一些淡盐水,缓解病人脱水的症状。
4、抽搐时的处理
严重的患者会发生全身肌肉抽搐,这时我们可以用软一点的东西,比如床垫等垫在患者身下,防止受伤,并且在患者抽搐时,不要刻意的手或者绳子去束缚患者,可以将周围的危险物品挪走,避免患者受伤。如果发生呕吐,要把他的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发生窒息的情况。
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已经成了人类必须要面对的情况,而高温又容易导致人体患上热射病。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热射病?
1. 避免高温天气出门,环境通风,做好防晒工作,穿着宽松的衣物
在高温天气,我们要尽量避免到户外活动。在家里温度也高时,及时打开风扇或者空调降温。如果必须要出门,则要做好防晒工作,可以涂抹防晒霜,穿好防晒衣。尽量穿宽松且颜色较浅的衣物,避免在炎热的天气穿紧身衣,影响身体的散热,或者穿颜色较深的衣物,因为深色衣物会大量吸收热量,增加我们中暑的可能性。

2. 科学补充水分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最新版里面指出,成年男性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700毫升,成年女性饮水量应达到1500毫升。但是,对于户外工作者来说,身体蒸发的热量本来就比正常人多,所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的增大饮水量。
而且,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当身体给你发出口干舌燥的信息时,说明体内的水分已经很缺失了。所以,随时随地,想起来就喝点水。喝水时也不能太猛,应少量,多次饮水。有条件的要喝一些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不要喝含有酒精和高糖分的饮料,这些东西并不能解渴,反而会加重身体缺水的情况。
3. 适应环境
对于需要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切不可操之过急,要限制在室外工作的时间,一点点适应高温的天气,如果气温实在过高,应该避免进行室外工作。而且对于喜欢在户外运动的人来说,尽量选择在早晨气温相对较低时进行身体锻炼,或者可以进行室内运动来锻炼身体。
4. 充分休息
如果一个人休息不好,就会使身体和大脑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免疫力降低,所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和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特别注意的是,高温天气下,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避免将小朋友或其他人锁在汽车内。当天气炎热,汽车在太阳的照射下,车内温度可以达到70摄氏度以上,而汽车关闭车门后又处于密闭的状态,如果不小心被锁在车内,就极有可能导致热射病,甚至直接窒息死亡。
越来越热的天气也带给了人类越来越多的挑战,希望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大家都可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健康安全地度过,让“热死人”的现象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