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看完,内牛满面 | 求求你真的不要错过这本书 |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

一本一本地读,一点一点地改变。

📝 主要内容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对波兰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战争,整个欧洲也都笼罩在战火的阴云之中。
初到伦敦 - 就在这个时候,主人公格蕾丝和闺蜜薇芙一起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都市——伦敦,投奔母亲的好友韦瑟福德夫人。在韦瑟福德夫人的帮助下,格蕾丝来到埃文斯先生的樱草山书店工作。虽然此时的格蕾丝并不是一个阅读者,但她还是努力打理混乱的店铺,希望六个月后获得埃文斯先生的推荐信,以便她可以和薇芙一起在更好的百货公司工作。
阅读初体验 - 在书店工作期间,一位英俊的顾客乔治向格蕾丝解释了阅读的魔力,并在离开伦敦去参加战争前送给她自己深爱的《基督山伯爵》。正是这本书开启了格蕾丝的阅读之路,她很快成为了一名狂热的读者,也第一次知道了阅读之美:通过阅读,可以乘坐文字的翅膀,出发去一个全新的世界;可以去学习别人的经验,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可以通过阅读,来填补自己的空虚……
爱上阅读 - 因为爱上阅读,格雷斯在六个月的约定到期后,选择了继续留在书店工作,也因为她的努力付出,书店的业务日益增长。她和乔治也因为战争期间尽可能的通信,以及他们对于书籍的热爱,两颗心越靠越近。虽然这些看似美好,但是实际的生活却随着希特勒在西线的推进,越来越糟糕:人们忙着开挖建设防空洞,花园里的花变成了各种蔬菜,儿童被疏散到乡下,整个伦敦实施灯火管制,城市半空悬浮着用来对抗空袭的银色气球......最终,空袭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

防空洞读书会 - 和当时留在伦敦的大部分人一样,格雷斯也承担着两份工作。白天她是樱草山书店的店员,晚上或者空袭时,她是义务空袭防御督察员。每次躲空袭时,她都会读书,似乎就能屏蔽外界的喧嚣。而一次在地铁站躲空袭时,她身边的人好奇地问起了她在读的书,她就给身边的人讲起来书里的故事,并最终在大家的请求下,腼腆的格雷斯鼓起了勇气,为大家朗读书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情节也牵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让他们的思绪短暂地离开了战乱的现实,获得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防空洞的读书会,自此开始延续下去,甚至慕名而来的人还越来越多。
继承书店 - 但是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包括韦瑟福德夫人的儿子在内,越来越多的人在战争和空袭中遇难。伦敦书店集中的区域也惨遭轰炸,很多书店被毁,大量的图书被烧毁,好在偏僻的樱草山书店还能幸存下来。只是不久之后,书店的主人埃文斯先生,也因为身体的疾病突然去世,而没有家人的他,把书店和所有的财产都遗留给了格雷斯。书店现在是她的了,格雷斯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一定要让樱草山书店发扬光大。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埃文斯先生,和所有热爱阅读的读者们。
涅槃重生 - 随着战事的发展,人们渐渐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迎来了德军最后的疯狂。在德军实施伦敦轰炸的最后一个晚上,樱草山书店也不幸受损,但是在很多人热心的帮助下,却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人们称这是伦敦的最后一家书店。在破损的楼梯上,格雷斯笑中带泪的翻开了手中的书,为大家认真地朗读起来,所有人,也都跟随着她,进入了一个没有硝烟的世界。。。

🔍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温暖、治愈,并且能够给人以力量。
它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和历史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阅读和书籍的赞歌。通过格蕾丝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阅读的力量和书店的价值。
书中的情节和人物都非常真实和感人,很多的细节能够突然击中泪点,让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历史的苦难和人性的脆弱,也可以感受到人类对于和平、生命和文明的执着和坚持。如果你喜欢历史和浪漫小说,并且对书店和阅读有强烈的兴趣,或者只是单纯的想要一个特别好的阅读体验,那么我强烈推荐你阅读这本书。
🧠 读后感
在享受这个温暖的故事,和格雷斯一起经历和体会人间冷暖的同时,我其实也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一是读书的意义;二是书店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做读书博主的三年来,我也不止一次的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读书能开阔视野,能提升认知,能强化自我,等等等等。。。
这些其实都没错,所以我在过去一年多的内容,大部分都渐渐转向效率提升、时间管理、投资理财或者个人长成之类的主题,阅读的书籍,也大多集中在这类“功利性”的内容上。但是坦白说,如此目的性强的阅读,收获可能很多,但体验并不美好。所以,大多数只能以“延迟满足”这样的借口来安慰自己,并且继续阅读下去。
直到在手术的修养期间,泪流满面的读完这本书,才又让我找回阅读“最初的美好”。就像格蕾丝在阅读中能够暂时忘掉外面的轰炸一样,我在阅读这本书时也忘掉了自己手术带来的不适感,还有最近各种烦心的事情,甚至差点错过去医院复查的预约。

也许就像毛姆的那本书名一样: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在南半球不算晴朗的夏末,却被咖啡的香味和一个美好的故事包裹着,一切平静而幸福。
所以,阅读首先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它不能带来快乐,那又为什么值得我们义无反顾的一本一本读下去呢。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真的找回了阅读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快乐。至于其他的“好处”,其实可以用书里乔治的话来概括。(如下)

我们能为实体书店做点什么?
除了读书的意义之外,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书店的价值和意义。
你上一次去逛书店,是什么时候呢?
在今天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人们真的很少去实体书店买书,而是更多地选择了在线购书。实体书店的生存,是可想而知的难,特别是在过去三年社交距离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真的越来越小。但是,实体书店作为一个文化场所和社区中心,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中的樱草山书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不仅是一个书店,也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场所。

我在珀斯当地最爱去的一个咖啡馆,其实也是一家书店。店里总是能看到爱书的人们组织的小型读书会或者交流活动。所以,书店的存在,不仅仅使因为人们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文化产品,也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和故事。

作为一个普通的阅读爱好者,面对实体书店的生存压力,我们其实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能只是多去一次书店,多买一本书,就像书中的读者帮助格雷斯一砖一瓦的重建樱草山书店一样,贡献一点自己小小的力量。
📑 最打动我的摘抄
“阅读对于我来说…” 他先是眉头紧锁,而后又马上舒展开,看来是到了合适的措辞,于是继续道,“就像出发去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之所以能去到那里,我凭借的不是火车或轮船,而是书上的文字读书可以让你体会他人的人生,了解他人的视角,读书本身就是学习,有了书上学来的经验,你就可以少走弯路,就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已。“他稍加思考后又补充道,“我觉得,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种空感,总希望能有什么东西将其填满,对我而言,能填补空虚的就是阅读。“
竟然有人为了保护书而舍弃生命,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的思想和生命不被肆意扼杀。
格蕾丝笑中带泪地翻开手里的书,认真地朗读起来,所有人驾圈随她一起进入了一个没有硝烟的世界。人生总是会有痛皆和无泰,墓至会有无法遏制的恐惧,但我们要明白,无论遭遇什么困难,我们始终都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
哪怕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只要我们有不屈的精神,只要有爱,只要我们还能从书中读到力量和胜利,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一本一本地读,一点一点地改变。
记住,你永远没办法拯救全世界,但只要你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努力,就足够了。

🥰 适合人群
所有人。
真的!所有人!
📚 相关书籍
本书中格蕾丝阅读书单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简·奥斯汀《爱玛》
狄更斯《双城记》《圣诞颂歌》
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
达夫妮·穆里埃《蝴蝶梦》
伍尔夫《海浪》
温妮弗雷德·霍尔特比《南里丁》
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
莎士比亚《奥德赛》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其他以书店或书籍相关小说
海莲·汉芙 《查令十字街84号》
辛西娅·斯旺森 《书店女孩》
加·泽文 《岛上书店》
肖恩·白塞尔 《书店日记》《书店四季》
马库斯·苏萨克 《偷书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