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如何导致共产主义革命—第二十八节 军国主义
第二十八节 军国主义
金融资本、银行家和辛迪加老板的统治还表现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军备费用,陆海空军的数量空前增加。这也是很自然的。过去,任何一个强盗头子都不敢梦想统治全世界。而现在,帝国主义者却认真地这样想了。从来还没有过这样强大的托拉斯国家之间的争斗。不言而喻,这些国家都相应地增加了这种争斗的武器,加强了它们的武装力量。列强不断地抢掠别国的财富,同时又经常环顾左右:邻国的强盗不会从后边咬我一口吧?因此,每一个强国必定要有军队,不仅对付殖民地和自己本国的工人,而且为了同劫掠中的伙伴作战。当一个强国采用了一种新式武器,别的强国也会马上急急忙忙赶上来,惟恐落后吃亏。于是开始了疯狂的军备竞赛:这一国追逐那一国。枪炮大王的大型企业和托拉斯,如普梯洛夫、克虏伯、阿姆斯特朗、维克斯等等,在不断发展。这些枪炮托拉斯赚取到巨额利润,同总参谋部勾结在一起,千方百计地火上浇油,使各种冲突更加激化。因为它们就是靠战争发财致富的。
这就是战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疯狂景象。各个托拉斯国家都在剑拔弩张,在陆地、水上和空中全都在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大战作准备;陆海军费支出越来越被提到整个国家开支的首位上来。例如,英国一八七五年的军费支出为百分之三十八点六,也就是三分之一多一点,而在一九〇七——一九〇八年度就已经达百分之四十八点六,即差不多是整个国家开支的一半;美国一九〇八年的军费支出是百分之五十六点九,即已超过了一半。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在所有大托拉斯国家里,“普鲁士军国主义”最为强盛。枪炮大王大发不义之财。而全世界则飞快地滑向最血腥的战争,滑向世界的帝国主义大战。
英德两国资产阶级的竞争是特别有趣的。从一九一二年起,德国每建造两艘装甲主力舰,英国就决定造三艘。一九一三年德国在北海大约有十七艘主力舰,英国有二十一艘;一九一六年德国有二十六艘,英国有三十六艘,等等。

在二十年 【1】内英德军费支出增加了一倍,日本增加了十二倍。战争之前军备狂热更为变本加厉。法国一九一〇年用于军需的开支是五亿零二百万卢布,一九一四年达到七亿四千万卢布;德国一九〇六年是四亿七千八百万卢布,而一九一四年达到九亿四千三百万卢布,就是说八年间军费支出增加了一倍。英国军备费用增加得更厉害。一九〇〇年是四亿九千九百万卢布,一九一〇年已经是六亿九千四百万卢布,而一九一四年达到了八亿零四百万卢布;一九一三年,英国单用于它的海军的支出就比各列强在一八八六年的海军支出总额还多;至于俄罗斯帝国,它在一八九二年用于军需的开支是二亿九千三百万卢布,一九〇二年是四亿二千一百万卢布,一九〇六年是五亿二千九百万卢布;一九一四年海军部的预算达到九亿七千五百万卢布。
军备支出耗费了大量的国民资金。例如,俄国为此花费了几乎整个费用支出的三分之一,而算上支付借款的利息就更多了。请看下面的数字:
沙皇俄国在每一百卢布中用于:

其他国家的情形也是如此。我们拿“民主的”英国来说,一九〇四年每一百卢布中用于:

【1】原文为十三年,显然是错误的。参照了其他版本,现在这里改为二十年。——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