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灵境界之慈悲之心:

2024-09-13 05:53 作者:大鑫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谓土木形骸而已。其意思是,为了不让老鼠饿死,就经常留一点剩饭给他们吃,为了可怜飞蛾的烧死,里只好不点灯火,古人这种慈悲心肠,就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假如人类没有这一点点相生不绝的生机,那人就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如此也不过和泥土树木相同而已。

尽管我们都只是普罗大众,我们很难做到佛家那种慈悲之心,但是只要我们常怀慈悲,对这个世界多一分怜悯,少一分仇恨和抱怨,我们的世界一定可以变成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慈悲之心可以成为生生之机。《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

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了别人,把愤怒、焦虑、恐惧都放出去,气血自然通常无碍。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才是最好的药方。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懂得感恩父母养育我们,不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万物供我们取用,也不是理所当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享受的是自然的赠与。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动的,明白了这一点,人才会有谦卑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别人的赠与。不懂感恩的人,总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懂谦卑,总是狂妄自大,索求无度,贪婪狂妄。如果有了财富,不是自己占有,而是做公益、感恩大众。谦卑地面对世界,内心没有贪婪郁结,就活得简单通透。《黄帝内经》有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者,“德全而不危”。索求无度,不懂感恩的人已经丧失了德行,迟早要遭受祸患。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道:“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保持善良,百病不侵,才是养生的大道。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快乐,物质的富足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内心的快乐和富足。现代医学也认为:快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的免疫力大幅提高,增强抗病能力,利于治病防病。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

有人说,一个社会的进步是慈悲心的进步,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一个社会都有弱者,远古开始弱肉强食,时代进步到今天仍然推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真正的强是心灵的强,是海纳百川的肚量,是高山仰止的气势。每个人从呱呱落地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条自己的路,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大成大败千转百回。不管怎样的路,到最后都归空空而去。生命的价值在于被别人需要,就如同金钱的价值在于使用。人是需要有慈悲心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别人多做事情,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男人有慈悲心是上品,他一定心地善良,为人仁厚,凡事谦让,具有绅士风度;女人有慈悲心也是上品,一定知书达理,聪慧贤淑,具有淑女风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一个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养一颗慈悲的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wmemkqf.html

心灵境界之慈悲之心:的评论 (共 2 条)

  • 晶湖
  • 岭上月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