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没有钱如何拉动内需
老百姓没有钱如何拉动内需
傅伯勇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中国老太太与一个美国老太太关于消费的事。中国的老太太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攒钱,到临死的时候,她欣慰地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足了”。可是,等房子买后,她却享受不了几天了。美国的老太太却早在年轻时,就贷款买了套房子,临死时她也欣慰地说:“我终于将买房子的贷款还完了。”但她却住了一辈子的房子。
以前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常常赞赏美国的这种提前消费理念。但现在我们仔细思考,这种消费方式在中国却行不通,完全不适合我们。为什么呢?一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足。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早就超过日本,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大约4000美元,在世界排名仅为百位左右。二是中国家庭储蓄过低。中国家庭储蓄的总额总共只有26万亿元,人均储蓄只有2万元。如果再把前面1%~5%的有钱人去掉,人均储蓄不到1万元。三是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过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基尼系数过低和过高都不正常,过低意味着极度平均,过高意味着贫富差距过大,一般说来基尼系数0.3为正常,基尼系数0.4为国际警戒标准。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5左右。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大。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2:1。而中国去年年已变成3.33:1。五是财富过于集中。目前,中国的财富叫做“二八定律”,即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人掌握着百分之二十的财富。六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美国及很多西方国家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可以后顾无忧地去贷款消费。但中国尚不具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我们去应急(如生病、失业、意外事故等等)。七是中国的银行不开放。中国的银行是富人的银行,它只对富人慷慨,对穷人则吝啬,甚至到一毛不拔的地步。虽然声称“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但实际却不是如此。它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
本来,拉动内需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能够拥有财富谁都求之不得,但中国的老百姓,尤其是绝大多数老百姓,他们不是没有需求,他们不是不想消费,关键是他们根本就没有钱,或者没有足够的钱,或者没有办法筹钱,没有钱如何消费?如何拉动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