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毛遂自荐
说到毛遂自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会知道的,战国时候,赵国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国军队重重包围,危在旦夕。 为解救邯郸,赵王想联合另一个区域大国楚国共同抗秦。为此,他派亲王平原君到楚国游说。平原君打算从自己数千名家臣中挑选出有勇有谋的20人随同前往,可挑来选去,只挑选出19名。最后毛遂推荐了自己,凑足了20名。而平原君却小看了毛遂,认为他没有才能和自己一起去楚国,毛遂却说:“你说得不对,不是我没有特殊才能,而是你没把我装在囊中。若早把我装在囊中,我的特殊才能就像锥子那样脱颖而出了。” 平原君想了想就同意他去。 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久谈无果,在众随员的怂恿下来到楚王面前,凭他过人的胆略和口才征服了楚王,迫使楚王愿意和赵国一起抗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也要敢于向别人推荐自己 , 毛遂勇于向别人推荐自己的才能,才成了今天的家喻户晓。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倡导和发扬这种精神。
上学时在课堂上老师提问问题要求同学们回答时,很多同学都兴起手来抢着回答,这也是一种毛遂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充满了自信,尽管回答的问题不一定正确。
在我们散文网里有的读者可能发现,不少写手把自己文字发表出去不久,没等编辑审核通过就迫不及待地给自己一个喜欢(顶、推荐),让自己的文字第一时间出现在“刚刚被推荐的文章”栏里,一开始我看到有人这样做感觉也不太合适,觉得怎么还有人自己说自己好的,这可能是不太谦虚了吧,但后来想想,这也很正常。如果自己写出来的文章连自己都不喜欢,那么他还有信心发出去吗?还能让别人喜欢吗?诚然不大可能。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自己要充满自信,自己要喜欢去做,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赏,否则可能就是失败或孤芳自赏。现在,散文网中出现的自我推荐,我想并非是一件不好的现象,至少写手有勇气,有自信,有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心,有一颗想得到文友们实事求是的评论,当然文友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一一点评,我们要给予谅解。毛遂自荐地推顶自己的文字,是文友与文友之间的相互推崇和友情推荐的另外一种自我举措,这种方式按说适合于文字新手,他们在自己没有读者群的情况下,加之文字营造也不太成熟,编辑又很难认可在版头位置,自我推荐一下,可能会给自己的文字带来一定的点读率和网名的知晓度,使更多的网友通过自己的文字认识了自己。在散文网里很有资深的,很有读者缘的老写手,他们有时也会在刚发稿后就给自己一个推荐,很想让他的崇拜者或好友在第一时间内读到自己的文字,提高点读率,提速上榜时间和榜位,这都应该能够理解。但是我们文友和编辑老师是不提倡或者说不希望大家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对读者容易产生误导,对编辑老师来说我认为有些不恭谨。自荐者要自荐在真正觉得自己文字不错又确实被别人忽略的情况下,我想是可以毛遂自荐的。
在今天的生活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及时地将自己光鲜的一面推荐出去,让社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可自己,接受自己,使自己在社会中精神有彩。只要我们用谦逊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读者面前去推荐自己一下,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去推荐自己之前,一定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否则我们还是谦虚些好,静下心来好好磨砺自己,使自己的文字真正得到毛遂自荐的标准。
201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