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中的三叶草

2013-03-30 17:36 作者:方舟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个盛的中午,渭河游园的草地上,一股突来的狂风拔地而起。霎时,败叶枯草凭风飞起,在空中交迸乱舞,纷纷飘落在堤畔、水流和滩头;那些稍微沉重一点的枯枝果壳则在园中的小道上飞蓬一样急速滑动,最后漩涡般沉滞在树根、桥梁和疏篱的脚下。只有那园区中的三叶草,凭着紧抓大地的根系和千万颗植株相互依附的力量迎风摇摆,展示出大海一样的波澜,竟蔚成大风中的一景。此时,我对那些柔弱的三叶草不禁肃然起敬。

三叶草,这种十六世纪由西欧荷兰培植的山坡牧草,不知何时竟在中国各大城市泛滥开来。园林专家称,这种草既耐寒又耐旱,生命力极强,一年三季碧绿,是美化城市的好物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北京一家公园内第一次见到它时,就为它精致的外表所吸引。它茎细长而软,匍匐地面,成千上万株簇拥在一起,俨如一幅巨型的绿色地毯。细看其三叶对生,叶形呈倒心形,犹如三颗心脏连在一起,不禁令人生出许多联想来。当时就让我想起我带的班上的三个结为姐妹的女学生,她们都喜文学,一到下课就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谈论写作。大姐人称“小李白”,二姐自称“小杜甫”,小妹谦称“小王维”,其关系之融洽,就如这株三叶草的三个叶片一样。那次出差回来,我就给她们讲述了看过三叶草的感受,她们高兴地说:“哈!三叶草,三个心脏共生,太好了。我们姐妹三个都做着一个‘作家’,那我们就叫‘三叶草’吧!”从此,她们“三叶草”的名号就叫了起来。每逢课余或假日,只要我有时间,“三叶草”就齐集在我的办公室询问写作上的事,像三只可爱的小喜鹊那样,叽叽喳喳哄我高兴。

七十年代中期,她们都高中毕业,各奔前程去了。“三叶草”在我的生活中倏然消失,我不久也从学校调入一家媒体工作。可是我一直在心中惦念着“三叶草”,尤其是当改革开放的风浪席卷中国大地时,她们的处境如何?她们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她们还爱着文学吗?我知道,当作家是隐藏在她们年轻心灵里的一个梦啊!

倏忽之间,三十个年头过去。没有想到的是,在我退隐山林之后,“三叶草”又重新来到我的身边。

在本世纪之初,市上几个老同志发起要成立一个老年文学社,意在摆弄一些文字,既可老有所乐,又可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招兵旗”一插,报名的人竟蜂拥而来,其中就有三个女同志,恰恰就是那“三叶草”。大家见面自然欢喜异常,她们说要找一个大饭店聚餐一次,以畅叙师友情谊。我说,聚餐不必了,咱们在周末搞一次游园活动吧,边游边谈,畅叙一下你们各自别后的经历与遭际吧。

游园活动就选在那栽满三叶草的渭河游园。那天正是丽日当空,可是我们刚在条凳上坐定,一阵狂风平地而起,出现了本文开头说的那一幕。“三叶草”大惊失色。我说,别怕,山城的风就这样,突然而至,又会倏然而去的。果真不久,依然风平浪静,天净如水。此时,我细细打量“三叶草”,她们个个都褪去了当年那种稚气和娇气,显得成熟而庄重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小李白’,你先说吧!”我打了开场白。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小李白”立即接上。她说,自己出了校门,就进了一个企业的门,担任办公室的小职员,工作轻松而愉快。不久就和单位的一个青年结了婚,后来他又当了领导,日子过得挺温馨的。可是自己心有不甘,做起了“出国梦”, 想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到国外时髦一回,就拼命地学日语,还拿到了大专文凭。但在一次赴日进修的考试中,虽然成绩优异,却突然被刷掉了,公开理由是日方不接受女同志,背后原因可就说不清了。这“黄粱梦破”伤透了她的心,一种社会的不公的感觉从心头隐隐升起,一时间觉得无所适从。直到退休前夕才将心态调整过来,重新拾起当年的“作家梦”。这些年凭着当年在学校的老底子,写了一些散文小说和民间文学,有的在杂志和网络上发表,也受到一些好评。“小李白”叙述完这些笑了笑说:“改革的大潮没有把我推上天,也没有把我打下地,我还是当年的我,还在做着‘作家梦’啊!尽管自知此梦难圆,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尽心尽力而已!”

“小李白”性情温顺,处事得当,她的经历在我预料之中。可是那个“小杜甫”是个急如星火的人,她的遭遇让我担忧。

“我的经历一言难尽。改革开放的飓风把我吹上了天,又把我打在了地。如今我在捧着一本厚厚的自选文集,过着体验孤独的生活。”“小杜甫”一段话使在场的气氛浓重起来。她说,改革开放的风把她送进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媒体,为她实现“作家梦”铺了一个很好的路子。她在这里辛勤工作,写了大量新闻、通讯、杂文和散文,在新闻、文艺界闯出了一块新天地。她的一部自选文集,受到了同行的由衷赞誉。可是她的生活却是过得一塌糊涂。她那大不咧咧的性格和不避嫌疑的言行,曾经招来绯闻不断,导致家庭破裂,重病缠身。她说:“我虽然圆了所谓‘作家梦’,可是现在有何幸福可言?不过我还是痴心不改,对写作无怨无悔,这怕是受了老师你当年教育的影响吧!”说完对着我勉强作了个笑脸。

“不要这么悲观,你是成功的。”我说,“这么多年我们虽然未能见面,你的作品我最近看了一些,在全市同行中不能说出类拔萃,也算是相当优秀的。我该祝贺你!至于你的家庭悲剧,既有社会的责任,也有你自身的原因。希望你以后,努力调整自己,走出困境,迈向新的生活。”

临到“小王维”了。她从包里拿出了一本书,书名是《西行日记》。我笑着说:“怎么像是斯诺的书?”她说:“老师老眼昏花,这不是‘漫记’,是‘日记’。我刚刚出版的游记选。”

“小王维”是一个性格比较阳光的女子,极聪明伶俐,又爱说爱笑,人又长得漂亮,当年在同学中很有人缘。她的作文明快流利,我经常作为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她把《西行日记》送到我手里说:“我高中毕业后在一个媒体当了一段编辑后,又糊里糊涂地到一个企业搞了财务管理,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老公也在企业工作,儿子在学校读书,生活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可是随着阅历的增多,加之几个同学在写作上已有所成就,自己在学校时产生的‘作家梦’又重新萌发。开始我就身边的人和事写了几篇散文,反映还不错,觉得自己还行,就一发而不可止,一直写了下来。这本日记就是我到西南地区旅行的记录,出版以后颇受一些老同志的赏识。就凭这本书,我还成了省作协的会员呢!”

我翻了翻这本书,书的开头有我所熟悉的名家的序言,书后面有不少网友的赞语,又抬头看看“小王维”那不无自豪的神情,笑着说:“‘无忧无虑’这四个字用到你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家庭幸福,功成名就,十全十美,臻于至善。”她急忙接上说:“哪里!我现在最发愁的一件事是,儿子马上高中毕业能否考上大学,他的学习不行呀!”

“哈哈!可别不知足了!‘三叶草’中就你小,就你成绩大,就你过得好。”“小李白”、“小杜甫”一起嚷了起来。

我站起来说:“‘三叶草’‘三姐妹’都别说了,你们都是我的好学生,都是伴着改革开放共生共长的祖国的好女儿。你们都在脚下这块丰腴的土地上生根、长大、成才,圆了自己的‘作家梦’。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自豪。倒是我这个老师应该感到惭愧,这么多年了老不进步,仍是‘两手空空一老翁’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730631/

风中的三叶草的评论 (共 13 条)

  • 听雨轩儿
  • 浅笔抒写
  • 剑客
  • 婉约
  • 晓梦芳菲
  • 锦瑟柠檬
  • 静静的雪在燃烧
  • 菊影溪声
  • 今生依梦
  • 惜缘
  • 阳光路上
  • 忘忧草
  • 王鹏
    王鹏 审核通过并说 请写下评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