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归人&二流堂
文/简单
近来闲书看多了,不静心。
饭后又捧起《昨夜星光》,回味20世界的中国电影。读一个人,一幅画,一个词。
中年烦恼少年狂,
南北东西当故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血雨腥风浑细事,
荆天棘地作寻常;
年查岁审都成罪,
细语闲谈尽上纲;
寄意儿孙戒玩笑,
一生误我“二流堂”。
是吴祖光1972年在劳改农场的七言诗。
记得看过一老照片,被打成右派时,双手弯曲举起“老右派吴祖光”的牌子。罪名是“二流堂”。
我从《汉语大词典》找到解释:二流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创作于1943年的一版画,刻画有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改造“二流子”的一个场景。我努力搜寻这些历史相片,只找到一剧照《风雪夜归人》。(吴祖光最重要的作品)
“二流子”,陕北又叫“爬鬼”、“二流答瓜”。“
顾名思义:二流者,一流之下也一流人物之二流堂。堂主唐瑜“带着钱来革命”,抗战时期自费在重庆建房,堂名“碧庐”,据说与“壁炉”谐音,很快便成了当时聚会沙龙。汇聚这里有现代文化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夏衍、吴祖光、黄苗子、郁风、丁聪、叶浅予、冯亦代、盛家伦……此等文人平时不用上班,生活自由散漫,互相用“二流子”调侃。有次,郭沫若来“碧庐”聊天,兴致勃勃地要题匾“二流堂”。
没有唐瑜,就没有当作笑谑的所谓“二流堂”,也没有中国现代史上轰动的、荒谬绝伦的“二流”事件。
“二流堂”所聚集的是一批名流,在文学、戏剧、电影、绘画界都是些佼佼者。
“二流堂”中有不少人是从事戏剧电影业的; “二流堂”的帅哥盛家伦《夜半歌声》的主题歌演唱者,“谁同我等待到天明……”,至今记得。
资料显示,除了一批熟知的堂友之外,还有:
一九三五年当了“叛徒”的阳翰笙:“中美合作所的文化特务”叶浅予;“美国特务机关陆军战略情报局”的丁聪;中央印钞厂长冯亦代;“大汉奸大叛徒”潘汉年;“夏衍得力干将”于伶;国民党少将刘德铭;“女流氓”郁风;军统二处处长王新衡;“混世魔王”赵丹;“反动漫画家”张光宇、张正宇;“二流堂的密友”周扬、丁玲;“工艺美术界霸头”张仃;“大右派”、《人民画报》总编胡考;“大政治骗子”、“反党老手”华君武;“大右派”聂绀弩;还有陈白尘、田汉等等。
一份很精彩的“二流堂”堂员花名册。
文章二流,文品,为人二流,做事二流,一切种种,不争一流,只为二流!
幸读《“二流堂”里外》,循着其原生态,看见一片不再是轻飘的浮萍。
借用书中一句话:二流堂!二流堂!叹光阴之苦短,哀人生之过速;无理取闹,胡搅蛮缠,上海话所谓“缠夹二”是也。
黑白世界,白无常白面,白高帽,白衣;黑无常黑面,黑高帽,黑衣,民间崇信的两个鬼卒。古有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以谐音法、形似、声训,最后对应一个意义。
“二流”之名,不求为大,黑白分明。
读书时,印象最深的一字:恋,被“剥”成两个人手挽着手推心置腹而言,绝妙!
风雪夜归人&二流堂的评论 (共 12 条)
- 皓月冰轮 审核通过并说 一篇很精彩的文章不错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