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俄罗斯的绿(旅俄散记之四十)
俄罗斯的绿,令人难忘!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又从圣彼得堡回到莫斯科,这中间有着大片大片草原与原始森林的绿,有着莫斯科河和涅瓦河水的绿,有着冬宫以及夏宫的绿……绿得耀眼,绿得醉人!
我们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又从圣彼得堡回到莫斯科,有过两次长途“视游”,坐在火车里隔着车窗看俄罗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绿得淌油的草原。我想像中的大草原,应该是辽阔无边、草浪追逐、牛羊隐没,有无数的鲜花点缀,上有百鸟鸣啭、下有清清的河流蜿蜒……我去过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那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草原,我们的呼伦贝尔草原颜色枯黄,草棵低矮,还有一块块的“斑秃”,活脱脱“瘌痢头”一个----没有风吹草低,牛羊却很多,一群连着一群,我老是想,这么贫瘠的草原瘦弱的草,它们如何能吃得饱肚子呢?更没有我想象中的五色的、大的比拳头还大、小的比米粒还小、点缀在绿草间、伸展到天边去的花朵;虽有河流,但河里多半没有水,有点水也是浑浊如泥汤;有鸟,但数量稀少,稀少得难得见到的鸟儿显然那样的寂寞,有的在路边独步,有的在天上悲鸣;尤其糟糕的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把本来就不甚辽阔的草原劈成了两半,路边上竟然也有一些插着酒旗的店,店门前,散乱地扔着三五颗血肉模糊的羊头,招引得苍蝇嗡嗡飞舞……到了俄罗斯我总算看到了我想像中的大草原,让我陶醉的大草原。
坐在俄罗斯的火车上,隔着车窗,我看到车路两边牧草没膝,野花烂漫;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看不到一头牲畜,更看不到一个人。
火车越往前开,人烟似乎越稀少。野草狂妄地长到车路上来;回望车路,轮廓模糊。草原茫茫,望不到尽头,天底下只有我们的火车在飞驰;看得仔细,你也会不时发现有肥胖的野兔和老鼠横穿铁轨,它们的态度很从容,一点没有过惊恐的样子;在我们头上,有成群的鸟儿唧啾,在灿烂的阳光里,有的盘旋、有的上蹿、有的降落,很热烈,也很欢乐,好像刚下课涌出教室的小学生;远处有线条浑圆的山岭,与草原一色,远远的山岭上同样生长着茂盛的青草、树木……坐的车上,我好像清晰地感觉到俄罗斯草原沉重缓慢的呼吸,还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果戈理、肖洛霍夫等俄罗斯伟大作家的身影仿佛依稀可辨:我读过他们的书,曾被他们书中描写过的草原感动,我的心中早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尽管他们笔下的草原未必是我火车下的草原,但我的感觉这草原便是那草原。不是吗,这车轮下的草原完全应该是他们笔下的草原,而他们的草原也正是我想像中的草原。站在车窗前,我伸着懒腰,呼吸着让人醺醺欲醉的空气,心情舒畅,感慨万千。眼睛贪婪地低头看草,抬头青天,四顾草原茫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俄罗斯真好,俄罗斯的大自然真好!
大草原、原始森林的绿,是天然的;而冬宫,夏宫的绿,是人造的。
冬宫,是一座绿色与白色相间的三层建筑,面向涅瓦河。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戴花的圣母》和《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与罗浮宫、大英博物馆齐名的冬宫果然名不虚传,除了宏伟的外形与华丽的内饰之外,那些布满每个大厅的珍贵展品,确实让每一名游客目不暇给。我在冬宫里转了足足半天,走马观花,逛了一遍,意犹未尽。一般旅行团只会在一层和二层参观,其实,三层也有不少近现代名画珍品,例如毕加索、莫奈、凡·高等,每个角度都有惊喜。冬宫的纪念品商店有一本中文介绍冬的宫画册,定价60元,我认为相当超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夏宫,玩的是绿的喷泉,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1000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夏宫外貌简朴庄重,门绿墙绿,一派圣洁;内部树绿草绿池绿,装饰华贵。夏宫建筑豪华壮丽,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夏宫最吸引人的不是宫殿那金黄色奢华气派的屋顶,而是喷泉。喷泉基本在下花园中,有200多个喷泉、2000多个喷水柱,其中以“象棋山”和“金山”这两个梯级瀑布最为著名,其它喷泉的造型也多姿多彩。那是18世纪中,为纪念俄国在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在宫殿的前面建造了一个由64个喷泉和250多尊金铜像组成的梯级大瀑布。这个梯级大瀑布的喷泉群,分左右两边,从七层台阶上奔流下来。喷泉周围和中间共有37座金色塑像、29座浅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下面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中央耸立着“掰开雄狮大嘴的参孙”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为下花园中最大的喷泉。夏天去夏宫,乃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在夏宫,我与赵局因为走丢了大部队,但我们却多欣赏了半个花园的美景,多领略了半个花园的浓绿。
欣赏和领略冬宫与夏宫的不同韵味,一在建筑,一在花园,这两个确是让圣彼得堡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旅游城市的旷世经典:在冬宫与夏宫面前,世界上太多的宫殿与花园都变得苍白无力。真的,冬宫太美了,夏宫太美了!想想中国的古建筑,大多用的是深暖色调,金壁辉煌,庄严而凝重;而冬宫与夏宫,却显得那么的明快、柔和、温暖。粉红、浅蓝、鹅黄、淡绿、纯白和奶茶色,这些东方建筑中很少使用的颜色在冬宫与夏宫被铺展在整幢楼房的墙面上;天使、神、野兽和小孩的头像托举着屋顶和窗檐,整齐的临街的窗棂边上都用白色石膏镶嵌着花边,花纹雅致而高贵;阳台是小小的,几乎只能站两个人,铜条的栏杆伸展着优美的弧线(路过一幢楼房,两位女士正站在阳台上悠闲地享受阳光,看见游轮经过,快活地向我们招着手)。对比东西方的建筑风格,我觉得西方人无疑要比东方人更随和、更天真、更浪漫,他们的心中仿佛总充满着幻想,充满着童趣。冬宫与夏宫这样的建筑就象一幢幢彩色积木搭就的房子,就连沿途看到东正教的许多教堂,也跟童话故事中王子和公主所住的宫殿一样,有着复杂的结构和七彩的圆顶,色彩斑驳而绚丽。
人说,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那么建在碧绿的水面上的圣彼得堡就更显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了。
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的圣彼得堡,和威尼斯一样,圣彼得堡也是一座建在碧绿涅瓦河水上的城市。涅瓦河,一条宽宽的大河,从极目的天际坦荡而来,起伏着轻柔的深绿色波浪,又向着天空的另一端缓然前行;涅瓦河,浪花轻轻、绿波荡漾,整个河面就象一幅绿色丝绸,在微风中舒展飘动,象一首中提琴演奏的行板,令人心旷神怡;阳光下的涅瓦河,被天空赋予了碧绿的颜色,几只白色水鸟鸣叫着,雪白的翅膀迎风伸展,轻快地掠过水面,刹那间只在波面上投下浅浅的随波起伏的倒影;涅瓦河,深沉、宁静而又饱含着激情,总会让人想起一位慈爱的母亲,和她宽容而深情的怀抱……圣彼得堡,大大小小的运河在城市间仿佛蜘蛛网般阡陌纵横,市内许多建在运河上的各式各样的桥梁和桥头上的雕塑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神采,阳光静静地洒在河上,洒在坐于甲板上的游客们的肩头,金色的光线照耀得这一切恍若梦境。斑驳的光与影之间,河水跳跃着金色鳞光,一摇一荡地几乎让人眩晕。两岸的景观在金色的阳光下显得明亮而清晰。我一直举着相机却很难按下快门,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连贯而传神地记录和表达我所看到无法形容令人难忘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