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府君山

2008-06-07 09:42 作者:含茗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推开北窗,就能见到万重山峦。府君山像一个小小的领班,站在群山的最前面。雄奇伟岸是五岳的威仪,云蒸霞蔚是三山的灵秀,府君山不具备这些因素,它不高,也无仙,寻常的和我的名字一样默不人知。

府君山很早以前的名字叫做崆峒山,传说黄帝问道广成子就在这座山。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如果这传说是真的,那么这座小山却也不凡,跟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竟一路走来。魏武帝的马蹄,唐太宗的车驾,还有乾隆帝庞大的旅游团,都曾踏着时光的行板在它脚下次第过往。它静静的横亘在那里,宠辱不惊地像看山花一样看他们轻轻的来又悄悄的去。

府君山在某一年被开发成了公园,从此它再也无法享受寂寞,每天有大量的人群蚂蚁一样去登临它。我每次回乡的时候也喜欢独自去亲近它,深怀着敬重与喜,去寻访悠远和青山不老的传奇。沿着弯弯的盘山道徐徐而上,满山的苍翠立刻将我拥抱。山上没有名贵的花木,山榆树和人工植的柏树居多,偶尔有一两株桃红杏白乍现其间,仿佛是刻意的变换给一点颜色让人们看看。不知道是那朝那代遗落的繁华,草丛间还倾斜着尚好的汉白玉石的柱础,泥土中也半裸着灰色的前朝瓦当,只有他们还执意诉说着历史,追忆着浮屠高耸,珈蓝遍布的繁盛。只是府君山不喜欢繁华,它已经习惯了清寂的日子,抖落人文的痕迹,有如拭掉一枚尘埃一样简单。看石势嶙峋,石状百态,石色苍润,山里遍布的石头才是它的骨肉,它的根蒂,它的灵魂。随便捡拾一枚小小的石子盈握在手,细细感觉它暗度华年的沧桑。别看它的不起眼,它的年龄竟是我们生命千百次轮回的叠加。永远有多远?我想唯有它才知道地老天荒的定义,也唯有它才懂得海枯石烂的誓言。

环山而上的水泥路没有修到山顶,因为距山顶的那段距离太过陡峭,路也只能抵达未央。很少有人穿越崎岖到达山顶,大多的人选择路尽而返。想想人生也是如此,人们已经习惯了行走坦途,遇到坎坷大多是避让,不想有丝毫冒险的闪失,也缺乏迎难而上的定力,所以巅峰只留给少数执着的人去登临。

独立于青山之上,是有别于人世的另一番风景。仰看天宇,目中无人,唯见浮云高邈,乳燕翩飞。心境一如湛蓝的天空,广阔而高远。心绪早化作一抹流云,滑入天蓝海青与明洁的阳光。

独立于青山之上,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意。张开双臂,瞑目遐想,但觉两袖清风,一心沉静。尘世的烦恼犹如山间一泓流水,潺潺的流去无一点在胸中留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独立于青山之上,有好多声音常浮现在耳旁。细细听来,是啼花落,是暮鼓晨钟。于无声里,在心坎的最深处,听到的是黄河的奔放,是钱塘的涛响,还有还有,那是故园的五湖三江。

独立于青山之上,感觉时间仿佛不在流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宇宙之间,唯觉有天,有地,有日,有月,有我的存在。想起庄子的【齐物论】,想起李贺的诗:“吾不知青天高,黄地厚,唯觉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独立于青山之上,真想物化成山巅上的一块石头。背倚连绵千山,面临红尘万丈,处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日看尘世的喧闹,享身后的静谧。奈何人生如草,难以改变盛秋衰的宿命。

独立于青山之上,俯仰天下,感受万物共荣之美。远远望去,河流弯如玉带,山色翠若眉黛。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假如此时美人与江山相共,我会首选江山而不要美人。

府君山是善解人意的,它总能在任何时候扑进我快乐忧伤的眼。我也总是怀着恋人似的心情,不厌其烦的看它春如笑如醉秋如怒如眠。

每个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山,因为那座山就是一个人的信念。敬亭山是属于李白的,它有与生俱来的魅力让人顾盼面对,相看两不厌;泰山是属于杜甫的,它有足够的高度让人凌步绝顶,一览众山小;而看着我长大的府君山是属于我的,它的坚韧,它的淡定,它的浑朴,永远让我无限的眷顾。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675/

府君山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