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组诗《涪江抒怀》
“不比黄河黄/不及长江长/从中国的地图上唤醒/四川盆地里/平淌的“瀑布”千年//我该如何描述/你,我的母亲奔波一生/我该如何让盆地之外的人群/听懂,你。/我的母亲/给我生命的涪江河//谁从千古的乱石滩中扬起/爷爷的芦苇篙/父亲的大脚印/一步一个坑/我的眼睛就在这大脚印里盛开/春夏与秋冬/祖祖辈辈耕耘/操劳到死/用铁犁/牛做记录”……
这是子归原创文学网现代诗歌论坛新近涌出的一位诗歌写作新秀黑鸦的组诗《涪江抒怀》开篇的诗句。我几乎是一口气用朗诵的语气读完这组诗的,一股清新而质朴的宽阔胸怀从诗行中涌来。这位优秀的诗歌写作新秀,为我们流淌来了一首诗的涪江。在诗中使我们看到了涪江翻滚的历史水流,白色的长龙如玉带般缠绕在四川盆地;使我们听到了涪江岸边乡民的岁月沉吟以及洪灾年月的心疼。
这是一组歌唱主旋律的诗歌。这一类诗歌在子归太少了,就算有一些这样的诗歌,也被一些朋友当作笑料在一些场合作为自己的所谓诗歌观点来讽刺、笑谈,我感觉十分失望。近几年很少读到这样直抒胸臆的、大气磅礴的诗作了。“诗言志,歌咏怀”,我们的诗歌要言人民大众之志,咏黎民百姓之胸怀,不能老是发泄自己浅薄的那点个人情感,那点小小恩怨,那点小小情趣。而这组诗,抒发了作者的一个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主人翁的胸怀。如果作者没有对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祖国的挚爱的话,是很难抒发自己的心中的那种大情大爱的的感受来。
这是一组具有真情实感的诗歌。黑鸦的诗我读过不少,尽管那些作品里有的具有争议性,但我觉得从诗歌的角度来看,他的作品几乎每首都写得比较好。今天当我读到他这组诗歌,我很是欣喜,因为我发现他有个可喜的变化,那就是把自己的视野拓宽了,不仅仅限于个人的小我情感世界,而是向更远的方向纵深,这是作者的一个进步。就此诗来讲,他把自己的对家乡热爱的真挚情感融入到了诗行中,如他在诗中这样写道:“而现在,我会耗精毕生精力/去抒写。/每一个错过的清晨/错过阳光新鲜空气/然后,背对时间。变成老人。/生命不能比百年更长/侥幸的活下来的/一半人称作寿星/一半则叫老不死//而你们永远年轻/比爷爷更老的历史告诉我/这就是幸福本质的预言”。
这还是一组激情豪迈的诗歌。这一类诗歌适合朗诵,如果迎着清风,在涪江岸边上朗诵,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豪情情形?诗歌写得激情而悲壮,诗行中自然地流露出乡村人的憨厚和质朴,洪灾年月的悲壮和惨痛,他在诗中这样沉吟道:“那年,二伯突然从青藏线上回来/孤独的人/背着一身病痛与疮口//三十年背井离乡/乡愁让二伯成为老人/没有熬到天明/最末的夜/在江边独坐到半宿/仓促的完成一生//二伯是怎样的把身子带回来/我至今不懂/但他把眼睛深陷在江边/这使我想起了/怀旧的更多”、“1981,1981/眼睛与决绝/一同坠落的年代/1981,1981的头低垂/洪水与灾难的骑士/踏着怪兽而来。/吞并的,房屋,街道。/田地,村庄在远处呐喊//我是从水中漂来的孩子/漂去的,我用石碑和花环纪念/亲人以及其他”。
读完黑鸦的这组诗诗歌之后,在纵观一下目前的网络诗歌论坛,尽管泥沙混杂,但不能说没有好诗。问题则是如何让诗更好地走到群众中去,不要仅仅限于网络上这些写诗的群体,不能这诗歌除了写诗的人读之外就没人读,要让普通民众去读、去朗诵。黑鸦这组诗正好适合朗诵,可以在适合的大众场合进行朗诵,让更多的民众耳目染睹。诗应从纸面上、网络屏幕上走出来,通过朗诵、或者制作成MTV直接与群众见面。诗歌只有和群众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果。愿我们所有朋友在写作其他题材的作品同时也多写些这一类诗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附录:黑鸦组诗《涪江抒怀》
“不比黄河黄/不及长江长/从中国的地图上唤醒/四川盆地里/平淌的“瀑布”千年//我该如何描述/你,我的母亲奔波一生/我该如何让盆地之外的人群/听懂,你。/我的母亲/给我生命的涪江河//谁从千古的乱石滩中扬起/爷爷的芦苇篙/父亲的大脚印/一步一个坑/我的眼睛就在这大脚印里盛开/春夏与秋冬/祖祖辈辈耕耘/操劳到死/用铁犁/牛做记录”(1)
“那年,二伯突然从青藏线上回来/孤独的人/背着一身病痛与疮口//三十年背井离乡/乡愁让二伯成为老人/没有熬到天明/最末的夜/在江边独坐到半宿/仓促的完成一生//二伯是怎样的把身子带回来/我至今不懂/但他把眼睛深陷在江边/这使我想起了/怀旧的更多”(2)
“1981,1981/眼睛与决绝/一同坠落的年代/1981,1981的头低垂/洪水与灾难的骑士/踏着怪兽而来。/吞并的,房屋,街道。/田地,村庄在远处呐喊//我是从水中漂来的孩子/漂去的,我用石碑和花环纪念/亲人以及其他”(3)
“以至于我的半生都在浸泡/与水有缘的人/将丧于水中/我难以想象//当我的十八岁穿上海军蓝/坐上比飞机更大的战舰/面对大海/面对战友的溺亡//我恍然明白昨天/那一切与灾难无关/与不幸莫有瓜葛//某些自然的考验与力量/你必须接受/坦然的,或去或来/像那次洪水”(4)
“你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点燃四季的火源/在己岸/在彼岸//在乱石滩中垒砌/比路更长比腿更短的/一桥/二桥/三桥/浮于江上/像三根银色扁担/一头挑起灵泉/古刹千年不竭的钟声响/一头托起遂宁/川中大地的运输纽带//闪烁的新星耀眼/我是星光下流动的田园麦地/行走的亭台楼阁与树//由南至北由东到西/我已身披夜色/怀抱遂宁/带着一个孩子的梦与疯狂的意想/信步游江打捞/爷爷装在箩筐沉在江底的故事”(5)
“其中一部分/回到百年以前/沿江上游飘来的/岛屿/猫耳洲/洲上的寂寞女人/恋上了涪江以及/犀牛堤畔美丽的男子/从此,她结束流浪//而我的大姐姐/多年以前/流浪到另一座城市/至今都没有消息”(6)
“我重复着每一天/每一天的细节/数着手中的花生米米/越来越少//日子就是这样/泡一杯浓茶/在阳光初生的清晨/抽几支烟就跌进下午的黄昏//看一些黑白的无声影片/画面的中的英雄儿女/什么都不用说/我知道/他们流血/你可以流泪”(7)
“这一天躲在窗内/与窗外的江水对视/看十二条船静默江面/如何缅怀那只被时代推到的亭子/也只在今夜//明天,他们又将迎接/更多的人/更多高楼/从地平线上爬出来//或者撑破一座山的胸膛/带着变质的骨灰味道/爬过我的头颅/影子在高处的阁楼闲荡着/向我示威//突然感觉我比影子更可笑/象个虚浮的小丑/用文字捏造可耻的杂耍//而我的心比影子更脆/一阵江风拂面/便支离破碎”(8)
“正午,太阳把我分割成四份/从午后的床上起来,/我将要说的,第一句话/对不起,这江水/这热情的城市/城市中/陌生的女孩/或许曾与你们一起/并肩在卧龙山顶/握住第一时间的晨曦/或者爱情//或许,你以在人潮的十字街口/等待多年与你完成某些/今生未完的爱与恨//这都是过程/我已猜出了谜底和结局/所以,我不会来”(9)
“而现在,我会耗精毕生精力/去抒写。/每一个错过的清晨/错过阳光新鲜空气/然后,背对时间。变成老人。/生命不能比百年更长/侥幸的活下来的/一半人称作寿星/一半则叫老不死//而你们永远年轻/比爷爷更老的历史告诉我/这就是幸福本质的预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