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磨好的刀就一定要用好

2010-08-08 08:17 作者:茶海之心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磨好的刀就一定要用好

傅伯勇

革命党人秋瑾写过一首“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壮丽诗篇,这是谈“买刀举事”的事;《三国演义》里,面对董卓弄权,曹操向王允借七星宝刀,对董卓施“献刀计”,这是谈“借刀杀贼”的事。我们且不说“买刀”、“借刀”的事,一则这些都是历史,二则这些都是“宝刀”;还是现实一下,专说自己手中的刀。

常言道: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就是说,只要刀在手,就要经常磨,才不至于生锈,常磨常新,常磨常利,常磨常有光芒;只要人在世,就要经常学,才不至于落后,越学越深,越学越精,越学越有才华。

常言又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指刀磨之后才锋利,砍起柴来才不耽误,才不费力,才游刃有余,事半功倍。这就是蓄势而为,厚积薄发。我们念书,从小学念到中学,再念到大学,就是蓄势的过程,就是厚积的过程;踏入社会,就是“为”的过程,就是“薄发”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了寒,冰才会坚;“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苦,花才会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了准备,有了积累,才会行兵布阵,胜券在握。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磨好的刀却弃之不用。譬如,用壮牛去跑路却用骏马来犁田,杀牛的刀却拿来杀鸡,战争用的导弹却拿来打蚊子……不能用其所长,对号入座,这不是磨好的刀弃之不用吗?这不是浪费吗?不是糟蹋吗?“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无论“入错行”,还是“嫁错郎”,都是社会的畸形,人生的悲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磨好的刀不用也生锈。我们农村平时用的锄头钉耙,如果弃之不用,也会锈迹斑斑,来年还是要拿去锻打,方能使用。翻开典籍,有很多“宝刀”、“名刀”,终因弃之不用生锈而失去价值,湮没于历史。《三国演义》里,徐庶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曾做刘备的军师,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落入曹营,但因“志不同,道不合”,始终“人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为曹营设一谋。他在那里,和平凡人无异,曹操想用他做自己帐下谋士的阴谋也因此落空。徐庶虽心安理得,但其人生还是凄惨,志不能伸,才不能用,就犹如磨好的刀无用武之地而锈迹斑斑一样。

在现实社会下,对于磨好的刀弃之不用,还不能完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这是历史局限问题,这是体制机制问题,这是领导素质能力问题,这也是暂时的,局部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无为而为”,要么努力改变,要么积极适应。对国家而言,“国之利器不可示人”,那是指在未交手之时,要厉兵秣马,韬光养晦,深藏不露;一旦交手,就要有“亮剑精神”,该出手时就出手,利器该示则示,决不能弃之不用,更不能示弱退却。对个人而言,一方面,要不断丰富自己,深化自己,提高自己,把刀磨利;另一方面,要直面现实、迎难而上,敢于去闯、敢于去干,主动寻求用武之地。总之,没磨的刀就一定要磨,磨好的刀就一定要用,就一定要用好,做到刀锋所指,削铁如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61957/

磨好的刀就一定要用好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