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个冬天,我们一起走过

2010-06-13 11:40 作者:向卫华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07年的岁末,一场旷日持久、50年一遇的特大冰灾害猛烈地袭击着茶城。

我居住的那栋楼房住着三户人家,一户是我家,另外两户均为70多岁的老人,一户姓彭,一户姓田,两户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俗话说,远亲不如近临,近临不如对门。平时照顾老人,如卖煤卖米,送老人上医院等很自然地落到了我和妻子的身上。当然,老人们也给我家带来很多方便,如看家守屋等。

冰雪灾害到来的时候,两户老人的儿女们每天都要给我打一次手机,或发一条短信,询问老人们的情况,并拜托我照顾好他们的老人,我满口答应,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冰雪灾害不来则已,一来就势不可当,大有山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水管堵塞,水表破裂……在冰雪灾害到来的第五天,我们那栋楼断水了,日常用水只好到几百米远的西泉去挑。而街上路面全冻结了,很厚,很滑,每天都有人摔跟头,有的还住进了医院。老人们手脚不灵,行动不便,于是,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我都要帮两户老人挑一担水。有一天下班后,我去西泉为老人挑水,当时天已黑一大阵,色没有丝毫缝隙,密密麻麻地裹着茶城,冰面反射着远处的灯光,晶莹剔透。我挑着一担水,刚走到古常桥头时,右脚一滑,身子一歪,摔了一个跟头,满满一担水泼了一身,水很快在我的衣服上结成了一层后冰。这时,一个也挑着一担水的中年妇女放下肩上的担子,把我扶起来,“兄弟啊,走路得小心一点。”临走时,那位妇女说道。我又打道回府,重新到西泉挑水,当我把水挑到老人家时,老人看到我衣服上结的厚冰,知道我摔跟头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冰雪灾害仍在继续。由于事先没有做好抗灾的准备,我家的煤不够烧了,心里十分焦急。一天,我早上加煤,一看只剩下三坨煤了,上班后,我连给几个煤老板打手机,煤老板很抱歉地说:“对不起呀,由于停水,我们厂都停工好几天了。”没有了煤,就意味着我们一家三口就得去外面吃饭馆,我这个工薪阶层,偶尔上一次馆子还可以,如今的天天上馆子,哪有那么多的钞票啊!这可怎么办?那天下班后,我习惯性加煤,怪了,怎么有一百零三坨煤了?这煤又是谁送的呢?我一头雾水。正在我迷惑不解时,彭伯走过来,对我说:“看见你家没有煤了,我就和你田伯商量,每家给你家送了五十坨煤,客气的话就不要说了,就算我们借给你家的吧。”

冰雪灾害一天比一天厉害。外面的世界已经被一张比雪还要白的东西给捂得严严实实的,那似乎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颜色,然而却有着真正的节奏和层次。一个星期六上午,我和儿子正在家里,我在赶写一篇材料,儿子在做作业,突然停电了,我家烤的是电炉子。要是平时,我会放下笔去街上转一转,也会让儿子去玩耍,可是这么冷的天,连狗都不会出门啊!可是家里没有火又怎么坐得住啊?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田伯敲开了我家的门,说:“小向,你和你辰阳来我家烤火吧,我家烧的是碳火。”于是,我和儿子便来到田伯家里,只见彭伯和伯母也在那里,碳火使小屋温暖如,温馨如春,真是冰雪无情人有情啊!为了不影响我赶写材料和儿子做作业,四个老人都戴着老花眼镜,拿起了《团结报》、《湖南日报》、《人民日报》等报纸看,老人们不时为全民抗灾而感叹,为在抗灾中牺牲的罗海闻、罗长明、周景华等烈士们而哀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冰雪像褪去的旧衣服,在一天天加厚。冰雪肆意之下,公路运输严重受阻,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交通,保运输,保民生”,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各机关抽调一部分精干人员去清理省道S229线上的冰雪,打通古丈至吉首的运输线,保障春节物质的供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二话没说,就报了名。可是,我又考虑起老人们存在的困难,我走了,老人们怎么办?晚上我回到家里,将自己的想法跟妻子说,深明大义的妻子很理解我,说:“放心去吧,老人们我会照顾好的。”这时,彭伯和田伯走进我家里,对我说:“我们看了电视,很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可惜我们老了,不能出力。你去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牛角山,寒风怒号,滴水成冰,我们抽调的人员,无惧严寒,无惧冰雪,奋力铲除路上的冰层。冰层很厚、足有一尺多厚,钢枪凿在上面,只能打碎薄薄的一点;冰层很硬、像花岗石一样,铁锤打在上面,震得全身发麻。然而,冰层被我们打碎了,被我们铲除了,被我们清理了……省道S229线终于打通了,过往车辆上的司机和乘客含泪频频向我们招手致意。在抗击冰灾现场,每在休息的时候,我就给妻子打手机,询问家里和老人们的近况。妻子在手机那头说:“家里很好,老人们也很好。”

2月4日,即腊月28日,是农历立春节气,此时,冰雪灾害已成为强弩之末,冰雪覆盖的山野在阳光下闪烁着复苏的活力。那天早晨,我从抗灾前线归来,看到我们那栋楼还没有来水,便给自来水公司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我们的实际情况,听声音,接电话的是一个妇女,电话那头说:“实在对不起你们,让你和老人们受苦了。我们马上派人来给你们安水管。”温柔的话语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来,从我的心尖尖上摇曳而过。一个小时后,来了三名头戴安全帽,脚穿高桶靴的年轻水工,在冰天雪地里为我们安水管。中午的时候,三人吃过简单的盒饭后,又继续安水管。下午2点多钟的时候,水管终于安好了,断了半个月之久的我们又吃了自来水,三名水工高兴,我高兴,老人们高兴,大家相拥在一起,我们一起走过了这个天。

腊月三十那天,久违的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暖烘烘的,散发出新棉花那样的味道,瀑布般的阳光满城喧闹着,奔腾着,飘荡着,茶城及四周山坡沐浴在一片金黄色里,人们在这种颜色里忙年,显得如此幸福、安详。我也被这种幸福和安详感染,心里满是灿烂的阳光。

这天,两户老人的儿女都从外地赶来,大家提议,为了纪念这个冬天,三家人合起来过一个大团圆年。于是,大家分头忙了起来,杀的杀鸡,宰的宰鸭,破的破鱼,切的切肉,办的办饭,炒的炒菜……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在吃团圆饭的时候,小屋里暖意如春,一片欢歌笑语,大家频频举杯,互相祝贺,珍惜这个冬天留给我们的记忆,我们的亲情。人一生的时间很有限,而拥有亲情的时间更有限,我们只有珍惜才懂得拥有。血浓于水,大无边,亲情无价啊!

除夕之夜,新年的钟声一响,我们三家人就来到天楼上,燃放起了烟花,“吱——咚!”“吱——咚!”一颗颗烟花冲上天空,“噼哩哗啦——”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时如菊花,有时如牡丹……五彩缤纷,艳丽夺目。我们的烟花与茶城千家万户的烟花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一时间,茶城上空烟花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田伯和彭伯同时感叹道:“这个冬天我们一起走过,这个春节我们一起团圆,生活就像这天上的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啊!”

望着漫天飞舞的烟花,我听到了春潮涌起的声音。一个温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689/

这个冬天,我们一起走过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