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网友的举报权利
近日,有网友致函人民网,称自已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给陕西省宝鸡市市长留言反映问题,事后遭到巡警大队追查。6月11日,宝鸡市政府办公室通过传真发布查处结果,表示“市公安机关调查此事,寻找发帖人主要是为了与发帖人进行沟通,澄清事实,不存在打击报复等行为”。(6月12日人民网)
6月8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其中表示,公民的网络言论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而每一次白皮书还是蓝皮书的发表之后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既然,在《中国互联网现状》的白皮书内就表达了对于公民在网络上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这种权利和自由自然包括对于政府的监督作用,而网友通过发帖子的形式举报某些违法乱纪的行为是自由权利的表达,是公民意志的体现。
举报,作为一种监督行为,是在告诉各相关的管辖部门要认真对待出现的状况,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当网友对于鸡西市巡警大队进行举报说其总是依靠“抓赌”来创收的时候,说明,事情本来就已经存在着。但,网友的举报权总是有着后顾之忧的,那就是,在发帖之后,遭到了被举报的巡警大队的追查,假如是非被举报单位的话还可以排除掉是打击报复的可能,但被举报的部门就根本会让人想起是存在着“打击报复”嫌疑的。
可见,尽管国务院新闻办公布了白皮书,但实际上公民在网络上的自由权利还是不会得到充分的保障。这也说明,尽管,白皮书存在了,但仅仅是一种装饰品。因为没有具体实施的细节和条款。这样的公布犹如在宪法中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一样。由于太宏观太抽象,它仅仅是一种规定罢了,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这样的条款可能就是望洋兴叹的。
幸亏,这一次鸡西市政府的答复是让人欢欣鼓舞的,要求依法保障网民的合法权益。发帖者也回复说,这样的事情也没有再次追查到自己身上。尘埃落定,可算是巨石落地。但网友的举报权利的保障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因为每每涉及到举报,必然会引起被举报部门和人员的恐慌。恐慌之后,很有可能便是采取非法的措施,对网友的举报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进行侵害。
对于网友举报权利的保护,仅仅依靠白皮书是显然不够的。除此之外,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条例补充白皮书的内容。让网友在举报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使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护自己的权利。网友在举报的过程中把握事实依据之外还应该勇于和敢于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举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法律制度的完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