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几何体

2010-06-08 08:43 作者:我是老李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大早,我和妻子就起来忙着为孩子做早点。其实一晚上也没睡熟觉,按以前的习惯,这时候我和同事应该去高考现场做考生和家长的相关报道,但今年例外——因为家有考生。

接近中午时候,从考场传出了作文题:材料是人生的几何体。儿子是怎样破题,怎样组织材料,怎样围绕主题阐述观点,这些我不得而知。但是,这个作文触动了一名高考生父亲的心。

一个人的一生要走多少或上或下、或直或曲的路?一个人的一生要出演多少或喜或悲、或懊恼或庆幸的角色?一个人的一生要遇到多少或是良师益友、或是庸师损友?最终,我们将成为一个怎样的定型的立体的人——我们也同样不得而知。我们不是未卜先知和先知先觉的神灵,但是中国的先贤圣杰给后来者留下了一本一本关于人生成长的教科书,我们身边走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不同长相不同衣着的成功人士,或许有人说这些样本不可复制,每一个人的个体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的一生必须要经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立体的重塑过程,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全面成型的人,当然这可能是一个坏透了顶的人,或者是一个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

经历塑造,这是我要为高考作文写下的题目,也就是中心论点。

现在,我姑且不去谈论怎样去塑造一个好人或者坏人。但有一点必须肯定,那就是人的一生都必须经历塑造,就像一个雕塑作品,先要在图纸由点线勾出大致图像,再试图做出泥塑小样,最后定性用铜?或者用大理石或者泥?

在高考场内的其中一个戴着眼镜,身着白色体恤,有着高高个头的考生就是我的孩子。不久前,他在四川音乐学院参加了全省艺术联考,专业成绩超出了本科50多分。现在对这个成绩满意不满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地是他能获得这个分数,期间所经历的痛苦其实就是一个经历塑造的历程,就是一个从小不丁点的“点”到立体的过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孩子学习小提琴是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偶然机会,这源于学校搞兴趣小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一把琴就是我给这张画描下的一个“点”。当时学这玩意的不下50人,到小学毕业已不到10人。上初中时候,在一个办班的社会老师出学习,孩子不愿意学了,在我的劝导下他勉强留下,我也开始陪同,一个初略的歪歪曲曲的线描出来了;由于老师是自学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在一次考级中,有位专家说这样下去要毁掉孩子,于是很多孩子干脆不学了。人生到了这个关口,我们都犹豫了,如何把这条线画直是首当其冲的选择。于是,在反复征求孩子和相关人的意见后,我们父子俩踏上了到达州市学琴的道路,这期间让我体会了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无奈。先是老师要求重新从最基本的站姿练起,并婉转说:不学了,你们一去一来要坐10多个小时的车。要学琴这意味着以前的要全部推到,就像一个泥塑作品,最基本的骨架都搭错了,又要重新构图。孩子眼泪汪汪,我知道他的委屈,但我狠下了心,我知道在这个人生关头,我要帮他清醒地做出选择,我也知道他心里已经上了这把琴弦,只是重拾信心的问题。

有多少个寒风凛凛的日子,父子俩在楼下等候老师;有多少个烈日当头的酷暑,父子俩徘徊在大街;有多少个黑时候父子俩昏昏然在长长的旅途之中。这是一个重塑的炼狱。直到有一天,老师说:现在你孩子考一般师范类是没有问题了,我知道这幅画已经初具雏形,但我知道要塑造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路还很长。

在高中最后一年的几个月,我又做了一个重大的选择。让孩子去川音学习。当时有很多人都认为我疯了。但,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孩子也知道他要干什么。

在成都的日子,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他独自上路。

经历重塑的过程,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经历塑造,就是不断修正目标;经历塑造,就是不断否定自我;经历塑造,就是不断成熟进步。

孩子的路还远,也许高考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我相信经过前面的坎坷,他一定会坚定地按照胸中勾画的蓝图去一步一步完成作品的塑造,这就是塑造自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182/

人生几何体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