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难忘的生日

2010-05-24 12:53 作者:海帆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前日为老父过八十五岁生日,全家二十几口人,欢聚在一起为老人祝寿,宴席上我把为老父写的两首诗词拿出来,让几个孩子每人一句的传着念给父亲听,我注意到父亲侧着耳朵,(耳朵有些背)仔细的听着,表情复杂。孩子们念完之后,父亲把诗词要过来,带上花镜,又认真的看了几遍。(《一剪梅父亲》三尺讲台几十年,几许甘甜,几许心酸。辛欣桃李满天涯,苦也心欢,累也心欢。腹有诗书赛圣贤,粉笔秋,言教身传。蚕丝吐尽鬓如霜,硕果芬芳,喜笑开颜。)然后激动地说:“我把他这些年教书的经历都写出来了,“几许甘甜,几许心酸”。父亲说到这时忍不住流泪了。哽噎的说不下去了。我从来没看到父亲在我们面前流泪,我知道父亲一定是想到他这一辈的教师生涯,有甘甜有辛酸,有苦也有欢。由其是文革时期受到非人的待遇,几经磨难到如今,父亲百感交加,泣不成声,老泪横流。我们儿孙们也陪着流泪。那天父亲喝了很多酒,讲了他一生的坎坷。

回想起父亲的一生,真是几经磨难。父亲生性秉直,年轻时不愿逢迎,当过记者,参过军,最后一直当中学教师。文革时期受了很多罪,直到这次,我才从父亲的口中,知道了一些当时的情况。父亲年轻时当过兵,上过军校,校长是陈毅。原本军校毕业后,准备提拔他当连长,后来政审发现,父亲有个的弟弟在马来西亚,他们一直通信。因此,因为有海外关系,父亲没有被提拔。父亲觉得委屈,就写信上诉,后来五十年代时,“三反、五反”运动中父亲受到了冲击。退伍后回到地方,同母亲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大东北,一直当教师。在“文革”期间,也因为这个叔叔,因为有海外关系,被怀疑成特务。在60年我国自然灾害时,叔叔常资助我们,给邮些腊肉、奶粉、衣物、还有钱。“文革”中被说成钱物是特务经费,来往通信是特务活动。抄家时又发现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北京驻沪特派员,是父亲当兵时,从军校毕业后被派到上海时证件。这一下他们更认证父亲是特务了,父亲被关在地下室有七个月之久,那个时期工作组的头头,天天找母亲让她和父亲划清界限,天天办学习班,学习改造。父亲在那里也遭到了很多非人的折磨,父亲的腰就是那是留下的残疾,每到天冷时父亲的腰都会疼痛,坐下起身时都要扶着东西才能站立。以前并不知道,父亲的腰是那时烙下的毛病。直到现在才从父亲口中知道。

后来我们全家随父亲走“五、七”道路,来到偏远的农村,父亲始终没放弃上诉,经常给上面写信,时间一长邮递员告诉父亲,让他不要再写信了,公社的领导已经注意到他了。后来父亲才放弃了上诉。平反后,我们一家又回原来的城市,父亲又回到学校教书。父亲说“因为有海外关系,他始终不被重用,不被提拔。一辈子勤勤肯肯,努力的工作却不被认可,感到很委屈”。等到形势好了,政策好了,父亲几经离休了。不管怎么说父亲在这场劫难中,能平安活着到老,安度晚年,还是我们儿女的大幸。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每一天都快快乐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4145/

难忘的生日的评论 (共 1 条)

  • 浅心

    浅心我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每一天都快快乐乐。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