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厨房

2012-12-16 21:34 作者:文学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提起厨房来。我可是在厨房叮当了二十多年了,可就是笨的要死。锅碗瓢勺的叮叮当当的,怎么就不会厨房里任何一套都不会呢。你说我够笨的吧。烧汤不会,炒菜不会,烙饼不会,顿饭不会,熬饭不会,起码的清炒土豆丝还是不会。唉!除了不会还是不会,吊诡!不喜欢厨房吗?不是,天天进厨房不烦,次次进厨房不厌。就是不会厨房里一套吃饭的手艺。

我对吃亏着说不是讲究的,家里亏着说没有人来的。诚然,穷在闹市无近亲的。一不是什么当官的,二不是什么发财的富翁,三不是什么开饭店的,朝年朝天的进厨房里做饭炒菜烧汤的,就是没有一样自己满意的,就是用万能的电饭煲都是不会使唤的。煲个大米饭不是糊了就是生了,抑或是稀的。用我夫人的话来说:你说你还能干些什么?咱不知道你是到底吃哪碗干饭的。人家莫言几乎从没有在厨房里做过饭炒过菜,但就是能够挣钱的命,本来是一般的名不见经传的不出名的作家。有人说,莫言的《红高粱》电影早就出名了,其实,《红高粱》电影的出名,不等于莫言的出名,可以丝丝纺一纺的,在周遭人群当中,就是没有几个记住莫言作家的名字的。(远古的作家姑且不说,就论近代吧,像鲁迅,矛盾,老舍,谢冰心,沈从文,巴金,贾平凹……年轻的韩寒,郭敬明……等等耳熟能详的作家,和他们相比差老鼻子了),单单人家就是能够开中国之先河,拿个诺贝尔大奖,一下子从不出名到红极透顶的作家,57岁的莫言就是运气,才气,名气于一身的出名,不出就是不出,一出世界惊讶!今后谁还敢说莫言没有名?莫言代表了中国的文坛的写作文化,谁能说不够格?谁不服?拿个世界级别的诺贝尔奖试一试!名利双收都叫莫言占全了。唉!说来说去,我又撤跑题了,说了大圈子我越扯越扯远了,言归正传。老婆关于我的厨房的“水平工作”问题,间或也和夫人争执过,我的厨房手艺不好,你的厨房手艺也是不精的呀!有时,我和夫人在互相攻讦的时候,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的夫人的手艺和我有同曲之理。切的土豆丝都是切不成个,活像个小孩子刚刚拿刀学习初次的那样,切的比板凳腿窄不了多少。炒菜不是淡了就是咸了。我这个人很会凑合的,如若有讲究生活的,非的和夫人闹个天翻地覆不可的。即使不闹,也会过不了一块去的,时间长了,不是单独过,就是走在离婚的路上。有时候我自己都是在说自己,我和夫人都是弯刀对着瓢切菜,天上的一双,地上一对。夫妻俩炒菜烧汤的水平笃定的简直是一塌糊涂的没法说。无论如何学习,都是徒然的费力。如何照本宣科的演练,厨房手艺就是丝毫不见长,我和夫人脑子瓜任你怎么使唤就是冥顽不灵。千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们夫妻俩有时候都是自己各自检草。就是没有吃和享受吃福的命运。也许不到时候,到时候,说不定会雇个保姆在家一如皇上般享尽世间天伦之乐,神仙般生活。我们总是相信美好总是在最后。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自食其力的年代就要消失,享尽荣华富贵时刻不久就要来临。这也是我幼童时代的向往和期盼。

提起有同时代,我不得不提到厨房(幼童时代的厨房,不叫厨房,我们当地叫“锅屋”,就是因为有几张大锅和烙煎饼的鏊子支在那里,屋里放些柴火等乱七八糟不值钱但有用的东西。我们到现在只要回老家里,嘴里还习惯地说到“锅屋”里去做饭)。母亲每每到锅屋里去做饭,特别是天,我一般的会到锅屋里去陪着母亲说话拉呱,目的就只有一个的,天气寒冷,只有锅屋里还有点暖和气,我围着母亲近近的,取暖,母亲用柴火烧锅,拉着风箱,咣当咣当拉着。柴火在锅腔子里着火,炉膛里柴火着的红彤彤的火焰,在风箱的吹动下,一暗一明映照着我和母亲以及酣睡的小黑狗,热乎乎的温暖如。火焰辐射着热量,暖暖的。就是连家拳养的小狗,都是知挨近人取暖的,在没有取暖之前,小狗浑身一个劲得瑟发抖。烧火做饭后,由于热量辐射,小狗身体渐渐地暖和许多,平稳身体不得瑟了。我是看着母亲做饭的。母亲炒菜的。现在说来母亲的炒菜也不是什么一流的水准,可在当时就是吃起来香的要死。也许人贫穷的缘故。成天吃不饱是正题的事实。所以吃什么都是香香的。母亲做饭烧汤,我总是想陪伴的,特别是晚上,我不愿一个人在堂屋的,小小的煤油灯,照着黢黑的屋子,怪吓人的,因为母亲讲故事给我听都是神呀,鬼的故事。现在才知道,那都是《聊斋志异》里边的画皮、鬼神一类故事,我听多了,满脑子里竟是鬼神故事,每到天黑,我就害怕一个人在屋里呆着,生怕有鬼来吃我,如若我一个人在堂屋里,母亲在锅屋里做饭,我会不敢吭声的呆着,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直打哆嗦。就是喘气不敢大声的,唯恐惊动了天上吃人的妖魔下来。只有跟随母亲或是大人身边,冥黑天里才会有安全感的。

厨房里的一亩三分地,我是无论如何也是耍不开了,有一次,工友几个早早的就说到家里坐一坐,我是满口的答应,开始说上饭店里坐,工友们却说,不行,饭店里没有家里的氛围,就是在家里喝酒,我说我是什么菜都不会做的,怕是扫兴的。工友打包票的说,哪怕是生咸菜疙瘩都是不嫌弃的。就着咸菜喝酒,就要在家里的味道。工友愈是说着简单,我心里愈是没有底气,我是真被难为倒了。嘴里答应着,心里忐忑不安,心里思忖着,这回我是龌龊大了。这话说着可能谁都不信,一连好多天里,我是愁闷苦脸,吃饭不香,睡觉不知不觉的醒啦,鳏鳏失眠。为着这事,我心里小的盛不下任何东西。我本是收敛的性格。这回怎么办呢,夫人说,上饭店里提前说好,买个现成的提过来。我听到夫人这话的点子,心里有了救命的稻草。悬着心放到肚里。咳!到了班上。真是那壶不开怕提哪壶,偏要提哪壶。有一工友特别的对我说,买好菜,你不会炒菜吗,我们叫你两招。接着安排上农贸市场里买什么什么,买哪些哪些一番。心里正高兴夫人的点子高明呢,一拍胸脯,完了!完了!我没有说什么嘴里像鸡啄食一样直点头,那是那是。行!按既定方针办!一定照办,我办事你放心。最后还得敬个军礼。

这天休班,半晌工友来全来齐了,我早早的起来,腰包里揣着菜单,一一的买来的。工友来了,我陪着工友吸烟喝茶大侃。快到晌午头了。我换上围裙,开始进入厨房。工友几个在客厅里喝茶胡侃看电视。择菜,洗菜,剥蒜……一切基本妥当后,又开始愁得哄。先干嘛呢,后干嘛呢?正当我犹豫之时,有工友上厨房过来。起来!起来!我来我来。看我的,上客厅里喝茶去,该干嘛干嘛!我被驱除“出境”。工友端起炒瓢,叮当叮当的炒起来,犹如翻云覆,锅里的火苗冲天,吓人!好了!来下一个!又一个工友疾步进入了厨房。再再下一道菜又另一个工友去炒,短短的几分钟功夫,又是一道菜出锅进入盘子。下一个?谁?来了!说着,又一个工友快步冲入厨房,接着又是一阵瓢勺声响,又一个……又一个……的陆续轮番地进入厨房,来个拿手的好菜。那一个个工友,展示厨房里的手艺,高超完美笃定技艺,让我自叹不如。八样菜八个人,短短的几分钟功夫,十六个菜一个汤,整整一桌子。坐下喝酒吃菜。本来为难我的,这回被弟兄们全部的包啦。要知道今天如此的麻利,哪里还能失眠呢。真是天大的笑话。

厨房生活是快乐的。有的人不愿进入厨房,有的男人进入厨房不是不会做的问题,是放不下架子,在外边呼风唤雨的,到了家里仍然摆弄着绅士的身份,有的人已迈入厨房,就是心里不自在,宁愿叫其出大力,也不愿在厨房里呆一会。可我较好,成天愿意围着锅台转悠,不烦不厌的,就是兀自生疏。可能骨子里没有生长着厨房手艺的细胞,天生的不会厨房的手艺这一套本领呀。天天进入厨房,历稔几十载,竟没有学会端炒瓢呢。笑话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34134/

厨房的评论 (共 7 条)

  • 着墨
  • 江清月近
  • 风语
  • 风语

    风语握握,欣赏并问好朋友!

    赞(0)回复
  • 文学

    文学谢谢风语老师的推荐阅读、谢谢江清月近老师的推荐阅读,谢谢着墨老师的审核通过!问候各位老师!

    赞(0)回复
  • 文学

    文学回复@风语:谢谢老师的欣赏!远握。冬安。

    赞(0)回复
  • 扬州

    扬州读先生的美文,感觉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幅图,先生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不是碰倒了盆,就是打翻了碗,感觉好笑,不过又不失温馨,其实我也不会做饭,所以咋见会有特别的感觉,呵呵!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