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和永生的肖斯塔科维奇(旅俄散记之九)
有位西方人文学者的乐评家说:“肖斯塔科维奇(1906。9。25——1975。8。9)的音乐拯救了一个个亡灵以及一个个活人,所以他的音乐是伟大的。”音乐家对人类的拯救,是属于灵魂和精神的拯救,是一种比政治家更为高贵的拯救。肖斯塔科维奇,正是这样一位拯救人类灵魂和精神比政治家更为高贵的音乐家。
在新圣女公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座低矮而普通的墓碑,它的下面埋葬的就是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不死的灵魂——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乐曲,灵魂却在新圣女公墓这个不起眼的角落得到了宁静和永生。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埋葬的政治家不多,但像肖斯塔科维奇这样的艺术家不少,这使得新圣女公墓减少了不少政治上的纷杂争论,平添了许多艺术上的超脱和优雅。肖斯塔科维奇平静地躺在新圣女公墓这个不起眼的角落,墓碑上只刻着几个简单的音符,但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却用这么些简单的音符拯救甚至铸造了几代俄罗斯人的灵魂和脊梁。
翻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当然首推苏联卫国战争了。在那场战役中,列宁格勒(现在叫圣彼得堡)曾被纳粹德军围困了三年零一个月(从1941年7月10日到1944年8月9日)。在这些日子里,列宁格勒死了90万人,其中饿死和冻死的就有46万人。经历过这段艰难岁月存活下来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铭记着一位伟大作曲家的名字,他就是肖斯塔科维奇。
1942年8月9日,德国人以为列宁格勒已经唾手可得,德军司令部已经为他们的军官分送了在列宁格勒阿斯托里亚大酒店参加庆功宴的请柬。但是在那一天,酒店根本没有举行德国人的任何庆功宴,取而代之的却是肖斯塔科维奇《列宁格勒交响曲》的首演。
在战火和硝烟中,尽管当时列宁格勒广播乐团只剩下1名指挥和15名团员,其余的人不是被饿死、冻死,就是受伤躺在医院里,就是上前线正在打仗。但是为了使既定的演出能正常进行,人们还是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克服困难,乐团在全市征集临时乐手,空军为乐团运来了总谱,苏联红军以强大密集的火力将敌炮打哑……随后,这部表现愤怒与反抗的交响巨作《列宁格勒交响曲》,便在战火声中如期奏响。
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响彻在阴霾密布的列宁格勒上空,音乐像山洪暴发一样,淹没了整座城市。人们从街上,从掩体里,从住所里聚集到广播扩音器前,倾听着英雄的乐章:乐曲支撑人们战斗到最后一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为了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战斗的信心,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总谱》被制作成微型胶片,通过军用飞机飞越伊朗、北非、南美,最后运抵美国——将这次列宁格勒音乐会的演出实况,由美国和南美上百家的广播电台同时转播。
仅1942—1943年这一个年度,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列宁格勒交响曲》交响曲在美国演出了62场之多,影响波及了整个西半球。
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生于列宁格勒(当年叫圣彼得堡),他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也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启蒙老师。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钢琴与作曲。在校期间,他就展现了自己高超的音乐天分。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毕业之前,创作了十部作品,其中包括用普希金的《茨冈》写的歌剧、钢琴曲《三首幻想舞曲》和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925年)。《第一交响曲》由德国美籍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指挥,当年在俄罗斯境外首演时,引起过国际乐坛不小的轰动,使这位长着一幅娃娃脸的作曲家一夜成名,享誉欧美。1923年和1925年,肖斯塔科维奇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和作曲系。他的早期作品,处处透露出大胆的尝试。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参加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是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而作品《第七交响曲》(即《列宁格勒交响曲》)就是他当消防队员这段严酷的日子里写成的。
战争将要结束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在美国初演,美国舆论界对这部新交响曲的评价很高。1945年,当美国上下为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逝世进行哀悼时,就演奏了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的最后一部作品的编号是147号,在他的147部作品中,获世界大奖的就有三十多部。仅20世纪的六十到七十年代,他就创作了近四十部作品,其中有四部交响曲、九部弦乐四重奏和八部大型声乐套曲。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构思和发展规模都很宏大,其中大型的、标题性的交响乐曲占了主导地位。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和大胆,他的音乐本身既充满感情,又有着深刻的哲理性。可以说,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充满传奇色彩,他的一生和音乐事业见证了20世纪最重要的岁月。
肖斯塔科维奇逝世于1975年,距今只有37年,俄国内外的许多人对他仍记忆犹新,接受过他亲自指导的人也大有人在。
2006年正值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各种音乐会、音乐节、广播电视节目和书籍层不出穷。在曼彻斯特和伦敦,由6个不同的交响乐团上演他的全部15首交响曲,还有众多的室内乐、新发行的唱片。伊丽莎白·威尔逊所著的《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也发行了修订版。
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具有象征意义,不只是音乐本身,而是精神层面上的震撼。多听听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相信你会在音乐中找到新的力量!
在新圣女公墓,我们时常能见到一些在默默献花和打扫墓地的俄罗斯人。肖斯塔科维奇的墓前布满了鲜花,当然这并非全是逝者的家人所献。热爱艺术的俄罗斯人民总是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来到这里,为他们心中的偶像打扫墓地,敬献鲜花。俄罗斯人就是用这种宁静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伟人的尊敬和对艺术的痴迷,衷心祝福伟人和艺术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