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咬文嚼诗11诗家语(3)义含情韵

2012-03-20 08:01 作者:顽童不老草青青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中国古典诗词的某些用语,因为经过无数诗人的提炼、加工和创造,除了本身原来的词义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下面略举几例。“绿窗”,原意绿色的纱窗,但在诗词中往往有一种温暖的家庭气息,闺阁气氛。刘方平《月》:“今夜偏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李绅《莺莺歌》:“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丫鬟年十七”。温庭筠《菩萨蛮》:“花落子规啼,绿窗残述”。韦庄《菩萨蛮》:“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苏轼《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拾翠“,拾取翡翠的羽毛,古代作为饰品。曹植在《洛神赋》里描写一群女神在水边的活动,有”或采明珠,或拾翠羽“的词句,以后的诗词中,”拾翠“就常常与年轻美的女子、与水边绮丽的风光、与美好回忆联系在一起,令人产生怀念和向往之情。杜甫《秋兴八首》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孙光宪《八拍蛮》:“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张先《木兰花》: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李甲《帝台春》:”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

”南浦“,水流分支处为浦,南浦,即南边的浦口。自屈原《九歌·河伯》中说:“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以后,“南浦”便染上了离愁别绪,后代诗人写送别诗词就常用到这个词。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垂杨系画船”。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难道送别都是在南边的浦口吗?东浦,西浦,北浦有没有这个情韵呢?

”凭栏“,”倚栏“,本义是倚靠着栏杆,但在诗词中,却有多种意味:相思、怀远、吊古,或抑郁愁苦,或悲愤慷慨,如此等等。

”折柳“,”板桥“等等,不一而足,莫不如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06379/

咬文嚼诗11诗家语(3)义含情韵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