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七绝·嵌名吴传玖题诗

2017-08-01 07:22 作者:上官亲民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嵌名吴传玖题诗

2016年5月23日

吴山松树初观,

传说百秋都少年

玖镜不妨入目,

青叶看依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注:

松,指松树,名来历:《字说》:松,百木之长,犹公,故字从公。《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树,常绿乔木,高在15~75米之间,胸径可达1.5米;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枝轮生,每年生一节或数节,枝平展或斜展,树冠宽塔形或伞形;绿色针叶多数2针一束,长12-20厘米;雌雄同株球花;球果卵形、长卵形、近圆形或圆柱形,直立或下垂,熟时种鳞张开,稀不张开,每隔2~3年或更长的年度丰收一次;时间长的15~20年,如马尾松、油松、云南松等;红松在天然林条件下,要到80~140年才开始结实,人工林条件下,也要15~20年才结实。松树对陆生环境适应性极强,可以忍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欢阳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锋树种,多数是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松树是北半球最重要的森林树种,除苏门答腊松分布到南纬2度外,其余各种都自然生长在由赤道到北纬72度的山川原野上。尤其在温带地区,松属植物不仅种类多,而且往往形成浩瀚的林海,因此松树被誉为“北半球森林之母”。按照结构特征和材性,一般将松树分为软木松和硬木松。软木松(即单维管束亚属)比较轻软,纹理均匀,强度小,加工容易,早材至晚材渐变,少翅裂。硬木松(即双维管束亚属)比较重硬,纹理不均匀,强度较大,加工较难,早材至晚材急变,松脂含量高。但属于软木松中的海南五针松和华南五针松在强度和容重上接近于硬木松。松树木材可供建筑、电杆、枕木、矿柱、桥梁、农具、器具、家具等多种用途。各种松木的纤维素含量约为50~60%,木质素为25~30%,为制浆造纸工业重要的原料之一。松树也可用作薪炭材。松树树干割取松脂可以提取松香和松节油。松树种子富含蛋白质和油脂,含油量多在30%以上,其中具食用价值的有20种,如产于中国的有红松、偃松、华山松等。红松的种子还可入药,药名“海松子”,是一种滋养强壮剂。松树的树皮、种皮富含单宁,可浸水提取栲胶。树皮经粉碎后,与其他原料混合,加压可制成硬纤维板。此外还可从松树针叶中提取松针挥发油。针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脂肪、蛋白质以及钙、磷等多种矿质元素,可加工成饲料添加剂,用来饲养家禽、家畜。利用松枝、松根在窑内进行不完全的燃烧,可制得松烟(见木材干馏),用于制造墨、油墨和黑色涂料。松枝和松根还是培养名贵药材茯苓的原料。马尾松的针叶有极大的药用价值,最早由孙思邈发现,主要是清除人体自由基,可煨水、泡酒,延年益寿。世界上松树种类将近115种,虽然种类繁多,叶形大都细长似针,通称松针,针叶多数由一枚叶或几枚叶成束生在一起:1/一针一束的单叶松,仅美国的内华达州和墨西哥有分布,属少数种。2/而两针一束的双叶松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如分布于欧洲的欧洲黑松、欧洲赤松、欧洲山松、班克松、扭叶松,以及分布于中国的华北、西北几省区的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几省的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秦巴山区的巴山松,以及台湾松和北美短叶松,多数是中国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3/三针一束的三叶松有分布于美国的短三针松和中国秦岭、关山林区的白皮松、川滇地区的云南松、思茅松、华中华南引种的湿地松、火炬松等。4/四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少,仅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分布。另外,卵果松,拉威逊松是四针或五针束的。5/五针一束的松树种类多,分布广,有北美的乔松,瑞士的五叶松、东北的红松、西北西南几省的华山松,还有乔松、广东松、安徽五针松、大别山五针松、偃松、台湾果松等。松树的种类有很多,观赏林木有罗汉松、白皮松等等;工业林木则有赤松、白松、黄花松等等;常见的还有松、黑松、马尾松。浙江省天台山古松特别多,300年以上的马尾松达1833棵,水南村的“百丈松”挺拔冲天,高达40多米;革命老区欢岙古松胸径达132厘米,双双成为浙江“马尾松之王”。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承光殿东侧有株油松,已有800多岁,当年乾隆皇帝见它浓荫蔽日,遂封为“遮荫侯”。在北京市延庆县的松山天然森林公园,共有十大风景点,“原始松树林”是其中之一;林中有一棵“松树王”,直径有76厘米,已经活了500多年。内蒙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黄河西岸的黄土丘陵沟堑区,生长着一株年代久远的古松,其体格魁伟,高达25米,胸径134厘米,树龄将近900岁,人称作“油松王”。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的五道营乡有棵“九龙松”,九龙松高9.1米,围2.8米,枝干最长达13米;从其外观看,它有九条粗大的枝干,盘旋交织在一起,九条枝干枝头好似龙头,树身弯弯犹如龙身,树皮呈块状,好似龙鳞,九条枝干条条像龙,飞腾而起,故当地百姓称其为九龙松;据专家考证,此树栽植于北宋中期,历经六朝,距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南山寺殿后洞峭壁上有一棵古松,树龄已达3000多年,被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树;虽历尽风寒暑,但一直苍劲挺拔,繁茂葱郁;在崖上刻有“不老松”三字,游人前往参观,常与古松合影,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松树除经济用途外,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树体高大、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松树是中国很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成分;山以松壮势,松以山出名;如辽宁千山、山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尤其是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为首。著名的有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等。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中途遇雨,避于一棵大树之下,因大树护驾有功,遂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因为如此人们喜欢赏松,赞松,咏松,画松。历代咏松与画松的名家索引:南朝:范云;唐代:白居易、成彦雄、杜荀鹤、上官婉儿、柳宗元、李商隐、张璪等;五代后梁:荆浩;宋代:吴芾、李成、郭熙、李唐、马远等;元代:王蒙;明:王绂;清代:陆慧心、弘仁、石涛、梅清等;当代:黄宾虹、朱宣咸、潘天寿、高贺琪等。

被嵌名题诗的诗人简介:吴传玖,笔名雨石,男,1948年生,重庆市人。1970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1996年就读于国防大学基本系,2002年毕业于国防大学基本系军职干部21期指挥员班。现任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历任部队军医,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边防军分区政委等。著名军旅作家、诗人,为重庆市巴渝文学五大高点的代表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光明日报出版社《关雎情诗》主编,《中国文学网》总编。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网》)、《解放军报》(《中国军网》)、《解放军文艺》、《解放军生活》、《军营文化天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民族文学》、《文艺报》、《文学报》、《中国报告文学》、《小说界》、《作家》、《红岩》、《读者》、《散文选刊》、《边疆文学》、《安徽文学》、《西南军事文学》、《滇池》、《春城晚报》、《边疆文学.文艺评论》、《中国作家网》、《关雎爱情诗》等刊物与文化网站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若干,400余万字,作品常得到名家称赞与音视频媒体广泛推广。作品选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论著》和考研图书,并获奖作品入选其各种赛事选本。出版著作《当兵的人---我的人生笔记》、《与诗歌同行---吴传玖将军诗选》、《生命与思想》、《金石恋(上、下)》、《圣歌》、《中国成语诗话》、《难忘的岁月》、《文山州军事志》、《鲁迅诗释读》、《戍边儿女英雄传》、《遥远的金朗乌》、《敬业奉献好军医---李素芝》、《2010年中国爱情诗精选》等,小说《南疆月》、《祭情》、《无名三角地》等,影视文学剧本《南天祭》、《天边飘来一首圣歌》、《梦寻金朗乌》等。著作进入中国现当代诗歌畅销书排行榜。《情系故乡》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情满巴渝 新诗百首咏祖国”诗歌征文特别大奖;《西藏边防散记》获《散文选刊》(下半月)、《安徽文学》“2010年中国散文笔会”征文一等奖;《相遇珠峰》获中国大众文学学会、《散文选刊》杂志社“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一等奖;《家书》获《当代华文文学》杂志社、《华文作家》杂志社等联合举办的首届2012全国散文,中短篇小说评选优秀作品一等奖;2012年度最佳散文奖;《大海归来的断想》(散文)荣获第三届“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学大赛二等奖;《上学时光》获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日报,作家杂志社主办的“情系60年”全国征文三等奖;《青梅竹马》获“梁祝杯”全球华语文学爱情诗歌大赛金奖;《科学认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时代内涵》获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论坛杂志社“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型优秀理论成果”评选特等奖;《2011年除夕日记》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家庭百科报》春节征文一等奖;《历史没有忘记的老兵》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家庭百科报》“虎山杯”我家老党员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粮仓》获第一届“粤地杯”全国地学诗歌大赛作品三等奖;《中国成语诗话》获云南省作家协会诗歌集作品奖;《最后的遗愿》获云南省军区电视剧创作一等奖;《阿芒婆婆的纪念》获边防武警报文学作品二等奖;《南疆月》获昆明军区1984年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二等奖;《“巍巍昆仑”影评》获解放军报“如意杯”全国影视评论竞赛荣誉奖;《无名三角地》获“老山战区民族文学征文”一等奖;《见过领袖毛泽东》获《人民网》“我的大学”征文优秀作品奖,中国散文年会、《散文选刊》、《安徽文学》“2009年度中国百篇散文奖”,人民网国庆60周年“国庆特别记忆”征文优秀作品;《共和国历史中走来的西藏高原军人》获人民网“我和我的祖国”网上系列活动全国大型征文作品三等奖;《雪山顶上有个查果拉》获人民网“放歌60年”征文作品金博奖;《与女儿在谈心交流中共成长》获人民网联合中国妇女出版社举办的“与孩子共成长”全国有奖征文活动优秀故事作品大奖;《萨迦的魅力》获人民网联合《遵义》杂志共同举办的全国旅游散文征文大赛作品一等奖;《父母歌》获人民网《唱出你心中的父母之歌》全国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奖;《找回童年》获人民网2010年高考作文同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我与鲁迅诗歌的不解之缘》获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鲁迅研究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虹口区委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我读鲁迅”全国征文大赛优胜奖;《南疆情》获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我与文联”大型征文活动三等奖;《青梅竹马》获中国诗歌学会“中华八喜杯诗歌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奖;《艺术观上的几个认识论主题》获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一次“研究现实问题”社会科学优秀理论文章和著作成果奖;《金石恋》获云南省首届军事文学创作作品集奖;《中国成语诗话》获云南省作家协会诗歌集作品奖;在2016年《中国梦文学网》“大好河山”中华全国诗文联赋大赛暨徐霞客文学奖征文中任大赛组委会主任与评委,“相聚天台山”首届全国诗文大会特邀嘉宾。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5163/

七绝·嵌名吴传玖题诗的评论 (共 11 条)

  • 浪子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紫色的云
  • 雪中傲梅
  • 心静如水
  • 江南风
  • 倪(蔡美军)
  • 春暖花开
  • 晓梦芳菲
  • 荷塘月色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