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学生暑期实践团寻访余村改革先行者

2017-07-07 00:21 作者:oo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近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探寻‘两山’理论 共建美丽乡村”大学生绿色生态实践团来到安吉余村寻访首批支持“两山”理论的改革先行者。

碧空如洗,竹影婆娑,满山葳蕤的绿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青翠欲滴,深吸一口气,满是自然的味道。余村里那块大石碑上,醒目地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总书记对余村的期望,也是余村人现在奉行的生活原则。

“原来煤烟、烟雾、粉尘全都在上面盘旋,我们晚上看不见星星,看不见月亮。那么我们现在呢,站在窗户旁边,头抬起来的时候,就能看到我们的星星和月亮。”余村的村民激动地说着村里的变化。村里经济模式的改变让村里的生态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村里的改革先行者们功不可没。通过村民的帮助,我们找到了荷花山漂流项目的负责人——胡加兴。

十几年前,余村的环境因为矿山、水泥厂等污染性企业而受到巨大的破坏,胡加兴意识到,村里的发展模式需要转变,自然生态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漂流项目,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胡加兴不顾别人的反对和不解,毅然进行荷花山漂流项目的建设,经过试营和不断改进,如今的荷花山漂流早已成为来余村的必玩项目。有了胡加兴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民们备受鼓舞,纷纷转行做起农家乐 、农产品加工等行业 。余村渐渐走上了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胡加兴说:“余村从矿山经济转为悠闲经济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山都是矿山,又有水泥厂、化工厂,我们整个余村的生态是比较差。习总书记当时让我们改走休闲路线,我们余村又没有什么休闲经济,所以我当时考虑了这个机会我一定要放在余村。”当余村在矿山的尘土中迷失方向时,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如明灯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而余村人坚定的信念和敢于改革创新的魄力更为余村的转型路保驾护航。

余村的树又绿了,水又清了,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余村人靠着自己的努力,让村子在绿色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探寻‘两山’理论 共建美丽乡村”大学生绿色生态实践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李源媛

2017年7月6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26354/

大学生暑期实践团寻访余村改革先行者的评论 (共 12 条)

  • 浪子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紫色的云
  • 江南风
  • 雪中傲梅
  • 春暖花开
  • 倪(蔡美军)
  • 心静如水
  • 早岁那知世事艰
  • 飞翔的鹰耿彪
  • 稚藕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