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曾经笔友,那年书信

2017-05-04 13:39 作者:遥岑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他,写很长的信,用他清秀洒脱的字迹;

她,塞很多的卡片,用她诚挚认真的心意;

这样的他和她,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或许只有 《查令十字街84号》里书商弗兰克·德尔和女作家海莲·汉芙的书情缘份;这样的他和她,或许也只能是现代的我们对木心笔下「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一个人」这般纯真年代的向往。

然而,当沉下心来稍作回想,这样的场景我们真的陌生么?那个我们写信的时代,那个在校园里我们交笔友的青葱纪年,其实,只是浅藏在时光的一隅,等待记忆来读取:

伏案书写,心语在白纸黑字间无拘无束,自由的徜徉;

展读书信、字迹牵动着心情,在字里行间起起伏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是一段清新质朴的时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总是单纯美好

时间似掌心的流沙,掩埋岁月的韶华。曾经的笔友,现在可还有联系,是否早已成家?那年的书信,可否还有存稿,抵过了年岁的风蚀?

其实不论怎样,我们这一代都是幸运的。在享受着现代互联网科技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还有曾经历过的「从前慢」可做真实的怀想。

记忆里,有存放在铁罐饼干盒里的信件,一封一封。那是在还没有手机,通讯不便的年代里妈隔着2000多公里,对彼此朴素的挂念。只是遗憾,这些信件还没来得及等我长大,还没来得及等我读过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你就像爱生命」就已消失不见。遗憾自己不能把他们的书信整理,还原属于爸妈那个年代的纯真爱情

记忆里,有存放在课桌抽屉里累积到手掌般高度的书信,载着我们最初的年少印记,厚厚一沓。那是我们在青涩懵懂,对人生感悟还一片空白的纪年里,笔友之间,我和你,隔着不远不近距离,在纸上故作深沉的讨论着关于生活,也有关于理想。

怀想,沿着记忆的藤蔓,从过去,至现在,也到未来。

这些年,她还在集邮,起初只是想为和他的通信做个纪念,后来成了爱好。

这些年,他还在写作,起初只是为了适应和她中断通信后的茫然,后来成了习惯。

她整理东西的时候,从小铁盒里翻出了当年的信件,

她突发奇想,把信上的文字打进了电脑里面,

像海莲·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一样,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封温暖的信。

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打开写作网站,

一本书映入他的眼帘,书的署名是蘑菇

他的思绪回到了十几年以前的中学时代

蘑菇,蘑菇......

他与这个叫做蘑菇的姑娘写了整整六年的信。

这些年,我们已不再联系。你,还好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3644/

曾经笔友,那年书信的评论 (共 10 条)

  • 淡了红颜
  • 崔勇(笔名:清心)
  • 鲁振中
  • 襄阳游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孤独的雨
  • 七才文士(净莲居士)
  • 雪
  • 准恩哥(change)
    准恩哥(change) 推荐阅读并说 准恩哥(微信:1989023456)已阅读,予以通过并推荐!希望有更多优秀作品发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