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隐知心。东风破》
仲秋之期,余于齐州而至德州,舟车旦旦,跋涉虽不及门第,既往而驰,初登旁地,观之所景,启之以情,此盅有意,感斯扉扉,虽不才,亦有手书之念,遂属文以记。
予尝居翩然一隅,泠然悄立,寄山水之情,而游于莩釜,察万千戚戚。若夫明镜白发,长亭幽汀,秋水共淼,寄圆缺而悯浮生,岂不悲哉?
忆月,行于靡靡,回首过往,不免低怆,懵之行至数里有余,不知何景,何时,亦不知何地,萧萧及系,斯然凝语。
道阻稗卜,而绝痕。江枫渔曳,佤肆箐箐,负手而泊步于青石之巷。素衫卷髻,毫遒济迹,车川往往,商贾频疾。穿梭鄙薄,栈桥暮萧,形影缥迷。万仟俗尘,搁水泠然,惘遁婆娑,呓语喃喃。
东篱把酒,暗香盈袖,日绰绰。 顿挫之烨葉,却又神悲,若夫流年,不禁苛责眈眈,杯白殇觞,爻如琼瑶之浸浸,饮十色湖光而绝立,步嫦娟以桂月,自倾南枝,而寄天地。待吾日,折尽扉扉。
旁骛于灯脚竹磬,舀一江繁坠,与斯与言。佛天地,光阴之瞬者,而惘顾青史之几何,佛万物,百代之隙者,而存乎庄周之又几何,物喜己悲,何处知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万般法度,喈与行间,宝马非一日而驰,长而跃跃。弯弓而百步亦由如此,心守静颖,驰之皈依,鸠摩译意而终成其道,法显万卷而涉于大千,于斯,不免嗟嗟。
月明星稀,萤火阑珊,草木风中戚戚然摇立。春江月夜,勾勒羌笛瑟瑟,萧琴翩翩。季夜,舂蛙而悄悄细鸣,湖镜拢芦苇共眠,垂帘宇内,心若止水。
此景于心生,亦由景而立,而又与吾之共触,不知所惘,亦不知虚迷,是曰:”吾非景,而感万千?“ 而对曰:”景非吾,而感万仟?“
是故,如何?
愚不才,仅手书以尽。
后记: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但现实,往往比艺术更多彩。我们常常会去揣度,一旦感同身受,内心才会产生共鸣。有句话曾这样说,编戏的人是骗子,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那么。形形色色间,我们又各自扮演了什么?有时候很难想象,当我们在浮躁中接受着种种,沉沦,内心是否,用一丝丝审视的眼光去看待本真呢?
不知不觉,这几年间的不羁,潜移默化,自己又何尝不是?以致于当下的字里行间,渐渐多了许,你我。
曾近的曾近一度想弃笔,其一自知短浅,其二诸事缠身,其三,很难拥有,独处时光。
后来,又偏执的走下去了,即便晦涩,茫茫人海,总会有内心的“观众”,或许有一天,有那么一天,真的写不动了,真的,词穷了,哪怕最后,没几个人。但只要一个肯定的理由,那么,觉得这便是,我本身的意义。
文/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