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开“三公经费”明细须至一分一厘

2016-07-26 18:51 作者:疏桐上蝉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公开“三公经费”明细须至一分一厘

昨日上午,市财政局在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作《关于北京市2015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和《关于北京市2016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来源于《新京报》)

日前北京市财政局在市委常委会议上作了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一方面彰显出政府推动账务公开、实行阳光行政的决心和诚意,另一方面也让最广泛的群众来监督、评议,感受政府强力推动政务公开的决心和力度,并提出客观、公正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政务公开机制制度的完善。

如果仅仅从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详细罗列的数据来看,的确,政府的决心和力度都在一组组简单直观的数据中得以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2015年市级决算还是2016年上半年预算,都同比大幅压缩,表明“三公开支”缩减计划取得了巨大成效。事实上,如果把目光再往回看一点,就会发现,从十八大以来,历年的“三公开支”总体上都呈现下降趋势。从类别上来看,各项“三公开支”都呈普遍下降趋势,特别是经过公车改革、机关办公室及设备配置标准调整、公务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改革及中央八项规定实行以来,这些方面的开支已经前所未有的减少。仅仅就算公车改革一项,作为首都的北京云集各大机关单位和国有企业,涉及到的公车数量及相关公车费用自然也是个天文数字,压缩下来,数额不可小觑。但与此同时,虽然“三公经费”总体上下降了不少,但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下降幅度是不一样的,其相应下降的程度似乎也与公众的期待一致,越是与民生利益相关的“三公开支”,其下降的幅度越低,甚至还有所上升。越是与公务消费相关的方面,其下降的程度越大。

公开“三公经费”是不能弄虚作假的规定动作,媒体在看、群众在看、纪检审计等内部监察机构也在看。尽管目前各级各地的“三公经费”开支已经大幅压缩了很多,但在账务公开方面,并非所有地方都做到了应公开的尽数公开。特别是一些基层部门或机关,基于基层群众对于账务公开监督意识薄弱、基层纪检监督力量不强,往往很少主动公开账务开支明细,即使公开,也不全面、不详实,有的面对群众质疑,还遮遮掩掩,引发群众不满。

公开“三公经费”明细须至一分一厘。“三公经费”公开是一项民心工程,主动、全面、细致、详实的公开群众想要了解的内容,是各级政府应尽的本职义务,也考验着政府执政为民的态度。“三公经费”涉及更多的是政府的公务开支,用的毕竟是财政资金,钱都花在了哪里、怎么花的、花得合理与否、是否都用在了刀尖上,这些正是群众所关心的。回应群众关切,应是“三公经费”公开的基本原则,公开的明细,不但要准确、真实、全面,还须具体到一分一厘的流向,让群众看得到、看得懂。(文/伍文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4551/

公开“三公经费”明细须至一分一厘的评论 (共 8 条)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绝响
  • 心静如水
  • 雪灵
  • 襄阳游子
  • 柳絮
  • 泪痕已尽,落痕铭心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