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哲学社会科学

2016-05-23 23:55 作者:诺亚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论哲学社会科学

迪心

最近,习近平同志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对于要求内容的本身不做探讨,这里仅对哲学社会科学概念本身进行分析和论述。

首先,现代“科学”一词,严格意义上讲,应该称为“学科”。“科学”这个词语,在中国民国之前,是“科举之学”的简称,可以追溯至唐朝年间。现代“科学”这个词汇,是由近代日本人对英文“Science”的翻译对应词汇,是知识、学问、理论、技术、专业学科等含义。

中国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最初是通过日本人和日本文献开始的,因为中文与日文的语言系统十分类似,也很容易理解,因此很多西方翻译文献的概念和内涵也就直接从日本人那里继承发扬开来。后来中国人旅法、旅英、旅德、旅俄等西方国家,也先后引进很多思想和概念,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相关论述和思想概念。由于翻译者个人的理解和翻译水平的高低,造成了很多本本思想和教条思维,因而这些翻译过来的文献名词概念及其相应内容和内涵及外延,也就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这也严重影响了师从马列主义的信徒及其生活和所从事的工作

由于语言习惯和不知不觉的约定成俗,特别是到了现代,“科学”一词在中国,不仅仅是知识学问的含义,而是已经上升到神圣高度,成了真理的化身,是绝对准确的代名词,学科则成了专业性的分门类别。这与西方“Science”一词的真实含义,相去甚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上可知,“科学”一词,本身就不是一个严谨严格的词语,说其科学性,也就显得不科学了。

其次,“哲学”一词,也是日本人翻译“Philosophy”引用过来的,原是古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智慧”的意思。现代没有任何国家或学术界对这个词汇进行统一的定义,也没有普遍接受的概念和内涵。从西方学术界而言,这个词汇的含义是人们对普遍问题的研究和探讨的学问,其涵领域包含整个宇宙。

哲学的“哲”字,汉字古文从三吉,即“嚞”,亦作“喆”、“悊”。《尔雅》曰:“哲,智也”;《尚书•舜典》曰:“浚哲文明”;《说命》曰:“知之曰明哲”;《扬子•方言》曰:“哲,知也”。显然,中国古汉语“哲”的概念,就是智慧和知识的意思。

西方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假说,并给“Science”一词下定义:Science,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从这个定义上看,实际指的是一种认知实践行为,而并非“科学”的概念。事实是一种现象,一种表象,规律是建立在统计基础之上的概率,也就是实事求是的意思,科学的核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反复检验和严密逻辑推理或假设推导的思想或理论。从这点上看,已经与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基本一致。然而,我们都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至今也未能完善,随着化石考古和基因研究的发展,进化论越来越不能自圆其说,面临着崩溃的趋势。

由上可知,“哲学”的概念,实际上更加贴近古汉语“哲”字的概念和内涵。既然上升成为学问,称为“哲学”,实际也就是人类知识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显然是抽象的高于一切的学问。

第三,“社会科学”一词,顾名思义,是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学学问。但是这“哲学社会科学”一词,却是不得其解。

“哲学社会科学”一词,是中国文史界在1955年间突然出现的新名词。实际上这是我们教育苏联化倾向的必然,翻译俄文文献的是时候,很多人搞不懂相关概念和内涵,望文生义翻译的结果。这种现象在中共很多文献刊物中表现十分突出,比如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被翻译成《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再如“资产阶级法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等许多滥用的词汇,都是俄文翻译产生的,其真正的概念和内涵,往往是牵强的,甚至是一无所知的。“哲学社会科学”一词,同样也是这种问题。至于“中国特色”,不用质疑,就是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意思,这是传承与扬弃的问题,这里不深入探讨。

中共刊物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这种组合是十分奇怪的组合,这也是不符合学术习惯和语法习惯的,恐怕也没有人能解释其真正的概念和内容是什么。

英国哲学家罗素把学问分为三种:神学、哲学和科学。通常又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罗素的分类,实际是把宗教神学从社会科学中分割出来了。

有人牵强地片面理解为:哲学就是提问题,而科学是解答问题。有人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也有人认为哲学不是科学,更多人认为哲学是人文科学或者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科学”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产生的感念,主要是凸显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除了文学、艺术之外,还包含除了神学和自然科学之外的一切学科,实际也就是社会科学的别称了。

上面复杂而显得混乱的分类和概念,使得“哲学”变得不伦不类,而“社会科学”并没因为加上“哲学”一词而显得光芒万丈,反而是一种羞辱。

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的划分是相对的,人类社会也属于自然宇宙密不可分的组成,从认知的角度和研究偏重关系,结合古往今来哲学家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学问分为: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四大类。

自然科学,大家容易理解,就是关于那些看起来可以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的学问,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等。

社会科学,严格意义上讲,包含人文科学。比如政治、文化、经济、历史、艺术等。也就是说社会科学是关于与人类社会活动相关的学问。

人文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偏重于神学、宗教、民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学问。

哲学,是人类知识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智慧和知识的总和,是高于学科本身的学问。因此我们可以具体展开研究,比如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爱情哲学、生命哲学、经济哲学等等。反之却不能成立,比如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艺术、哲学社会等等。

由此,把“哲学社会科学”说成“社会学科哲学”,反而更能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尽管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概念,为了严谨学风、严密理论、严肃态度,所这里倡导对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准确命名和分类。

由此我们可以成立“中国哲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人文研究院”,在此基础上成立相应专业学科研究所等。

中国特色的哲学,自然就是叫《中华哲学》,这是凝结中华传统智慧和文化精粹和吸纳全世界优秀文化精粹的结晶体,是中华人认知和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学问的总和。

在《中华哲学》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展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华哲学思想,这才是中国特色的文化,这也才能产生崭新的中华文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1009/

论哲学社会科学的评论 (共 16 条)

  • 雪灵
  • 心静如水
  • 心灵深处
  • 清淡如水
  • 襄阳游子
  • 梵
  • 噶伦
  • 潇湘妃子
  •  推荐阅读并说 写的有些笼统,写这方面的文章必须要有这方面极高的素养才行
  • 狂涛

    狂涛加油,文章变化之规律是越写越好,写着写着,写多了也就有了文感。

    赞(0)回复
  • 梵

    推荐

    赞(0)回复
  • 假语村言

    假语村言关注,问好

    赞(0)回复
  • 诺亚

    诺亚谢谢各位临帖。 这里没有去论证“哲学社会科学”是什么,因为这个词汇组合,本身就搞不懂是什么。翻阅查询了很多资料,都是一个帽子而已,也没有人能为这个词汇下定义。 社会科学,大家都容易懂,哲学也容易明白。组合成“哲学社会科学”,真的感觉很混沌了。 如果说是“社会科学哲学”,虽然拗口,但也容易理解成为各个专业学科方面的理论吧! 比如经济哲学、货币哲学、人生哲学等等。

    赞(0)回复
  • 诺亚

    诺亚回复@狂涛:说得好。多写多练,自然出彩。

    赞(0)回复
  • 诺亚

    诺亚回复@假语村言:谢谢关注

    赞(0)回复
  • 诺亚

    诺亚回复@梵:谢谢推荐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