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查、堵、教”根治收送“红包”

2016-04-01 16:21 作者:疏桐上蝉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查、堵、教”根治收送“红包”

记者30日从南粤清风网获悉,2015年,广东全省查处违规收送“红包”礼金558人,有5820名党员干部主动拒收或上缴“红包”礼金9058.3万元。广东采取“查、堵、教”三管齐下,保持高压态势,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查处。今年年初,广东省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已将整治收送“红包”礼金问题列为作风问题重点治理项目。广东省纪委强调,今后对收送“红包”行为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3月31日《中国青年报》)

查处违纪收送“红包”礼金558人,主动拒收或上缴“红包”礼金党员干部达5820名,金额超9000万。陈列的数字,简单而直白的说明一个事实,即使是在反腐反“四风”高压态势之下,违规收送“红包”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也同样也说明各级地方反腐执纪的力度在加大。显然,反腐败和正风肃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不断严密监督网,加大执纪力度,持续减少腐败、“四风”存量。在这方面,广东创造性的的摸索出“查、堵、教”三管齐下整治收送“红包”礼金等顶风违纪行为的机制,无疑值得各地借鉴。

“查”字当头,从严执纪,形成“不敢”局面。按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早已出台明规禁令坚决不能收送“红包”礼金,要杜绝假借尊重民间风俗以“红白喜事”为幌子收送礼金“红包”实则进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勾当。但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一到节假日,违规收送“红包”的现象仍不时被发现曝光,说明一些人还抱着侥幸心理,但说到底还是执纪问责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没有让顶风违纪者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没有让他们感受到纪律和规矩的恶感。从严执纪问责,就是要聚焦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整治,让党员干部懂规矩、守规矩。

“堵”字拦腰,卡住问题关键,形成“不能”局面。违规收送“红包”屡禁不止,不只因问责不力,还在于其隐蔽性。一些官员利用节假日礼尚往来的风俗,变一次送大礼为多次送小礼,利用资金监管漏洞,利用群众性的休闲娱乐场所为掩护,利用电子货币、微信红包、红包等不易监管的形式进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禁绝违规收送”红包”现象就是要管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对象,推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异地同步审计,重点针对违规设立的“小金库”、挪用专项资金问题,着力强化对基层党政“一把手”使用公款行为进行监督,堵住公款送“红包”漏洞,根除“红包”腐败的制度和文化土壤。

“教”字为根,治标更治本,形成“不愿”局面。让干部守规矩,就须让干部学规矩、懂规矩,给党员干部戴上思想“紧箍咒”,拧紧思想“总开关”,把规矩植入党员干部内心而外化于形。做足“教”字功夫,写好“教”字文章,不只在丰富“教”的内容和形式,更在实际成效,须让形成“不愿”顶风违纪、时刻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妨与“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紧密结合,坚持在教中做、做中教,以“教”为引,提升党员干部执政为人素养,以做为基,检验“教”的实效。(文/伍文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7901/

“查、堵、教”根治收送“红包”的评论 (共 12 条)

  • 淡了红颜
  • 潇潇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沧海一笑
  • 老夫子(熊自洲)
  • 雨袂独舞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成飞烟
  • 折腾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不错,多交流 我的公号 paya2016 ,私人V号taomao17 关注送小礼~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