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3棵玉米苗

2016-02-29 14:13 作者:弯弓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是一名律师,由于经常为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做免费辩护,所以经常有人问我:“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每次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心中有33棵玉米苗。”

提起“33棵玉米苗”,那是我童年时经历的一件至今仍令我无法释怀的事。

那是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的学校位于村边,旁边就是一块玉米地。

我们的村子很小,只有一个老师、一间教室,每隔两年招一次生,所以只有一年级或二年级,因为三年级就要到邻近大一点的村子上学。

有一天放学后,我和同学王虎在操场玩皮球。一不小心,球滚进了旁边的玉米地,我们不由分说便冲进了玉米地。当时玉米只有一尺多高,不知是我还是他,踩倒了一棵玉米苗,玉米杆极脆,“啪”的一声就断了。这激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便一棵接一棵地踢,听那“啪、啪”声,忘记了玩球的乐趣……

第二天刚上课,李大伯就抱着一大抱折断的玉米苗,气哼哼地来到学校,要找出肇事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定是他们中谁干的,就是这么大孩子的脚印。”李大伯语气坚定地说。

看到这些折断的玉米苗,老师也异常气愤,那是农民的命根子呀。

“太气人了,一共33棵,这不是故意坑人吗?”李大伯激动个地说。

“是谁干的,赶快承认。”老师异常严厉地质问,同时用目光扫视着每一个学生。

空气像凝固了一样,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人承认,我也像蔫了的玉米苗一样,我的心里胆怯极了,但表面仍装作镇定,生怕老师看出我内心的恐慌。

“可以断定,肇事者就坐在你们当中,我希望你们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要有勇气承认错误。如果主动承认,大伯会原谅你们的,若不主动承认,等我查出来,那么你就不要上学了。”见没有人承认,老师改变了策略,开始软硬兼施。

教室里除了寂静,还是寂静。由于做贼心虚,我感到有{79}

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我,沉寂的气氛压得我快要喘不上气来。

“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不要抱侥幸心理,狐狸尾巴是藏不住的,踩断这么多玉米,一定会有人看见的,到那时就让你爸回家教育你吧!”

老师的这番话犹如重磅炸弹,我不禁打了一颤。不让上学我们是不在乎的,那时最怕的就是老师像爸爸告状,那是免不了皮肉之苦的。我偷偷瞄了一眼王虎,他已经被吓得大气不敢喘。我感到他快承受不住了……

“一定会有人看见的”给了我某种启示,为了逃避责任,我的脑子里瞬间闪出一个念头。我一下子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我知道是谁踩的,是田。”

田雨是我们班最老实的一个男生,他成了我的替罪羔羊。

此时目光一下子聚集到田雨身上,他惊慌地站了起来,怯生生地争辩:“不是我,我没踩。”

“就是你,我和王虎昨天都看见了。”我边说边将逼迫的目光压向他。

这时,王虎视乎受到了暗示,他低着头嗫嚅地说:“是…是田雨。”

田雨此时已有口难辩,无助的眼神中噙着委屈的泪水。看到他的眼神我的心如同被蛰了一下,我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弱者,但此时已无法挽回了。

老师不容申辩地对田雨说:“做了错事,怎么不敢承认,你要向李大伯道歉,我还要找你爸爸,赔偿李大伯损失。”

这时李大伯态度已和缓下来,他对老师说:“算了,孩子不懂事,难免犯错误,教育教育就行了,赔偿就免了。”

这种处理结果是我始料不及的。从那以后愧疚的心一直折磨我的良心,我不敢面对田雨的眼神。由于害怕承担一时的责任,我的心却长久的压上了一块石头。

虽然后来求得了田雨的谅解,但我心上的石头怎么也无法彻底放下。这件事给我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我懂得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事实的真相,在强势面前,弱者往往没有申辩的与机会。

我从事律师一职,就是要维护法律的公正,还事实以真相,为弱者申冤。以求彻底放下我心中的石头。让那33棵玉米苗茁壮成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9460/

33棵玉米苗的评论 (共 1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