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民谣,品社会(19)

2015-12-25 11:12 作者:刘郎闻莺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民谣,品社会(19)

..

谁要是问我们这个社会什么东西涨得最快,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一定是物价。三十多年来,物价就像发了风一样地飙涨,猪肉从七角五分钱一斤涨到了十六元钱一斤,鸡蛋从五分钱一个涨到了一元五角钱一个,大米从二角一分钱一斤涨到了两三元钱一斤,一个小学生的学费从两元钱一学期涨到了一千多元钱一学期,房价更是无法比较了,三十年前还没有房价这一说,现在一线城市的房子要几百万元钱才能买一套,二线城市也要一百多万元才能买一套,就是居住在一个县城里,也要四五十万元才能买一套。有些物价是成十倍地增长,有些物价是成百倍地增长,还有些物价是成千倍成万倍在增长。

有一则根据《月亮之上》改写的民谣说:我在遥望,市场之上,有多少东西在自由的上涨,昨天已忘,掏干了钱囊,和你重逢在借钱的路上。手头越来越紧,只能回想,有钱的日子,像在天堂。哦也,哦也,哦也。。。。。。谁在呼唤,工资快涨,昂贵的猪肉像白云在飘荡,东边借钱,西边还账,一摞摞的钞票,送到了银行。在工资没涨的沧桑中,致富的路在何方?再勒紧裤带,来碗面汤!哦也,哦也,哦也。。。。。。

在物价飙升的日子里,受害最深的就是工薪阶层,别人手里还有东西讨价还价,你的化肥涨价了,我的稻谷也可以涨价;你的饲料涨价了,我的猪肉也可以涨价,工薪阶层一无所有,它只有工资,工资涨不涨,不是他个人说了算的,是政府说了算。工资也在涨,但是它的涨幅很慢,赶不上物价的涨幅。

有一则仿照《掌声响起来》改写的《涨声响起来》的民谣说:孤独站在这菜场,听到涨声响起来,我的心中有无限感慨。多少钞票不再,多少价格已更改,我的钱还能买几根菜。好像初次去买菜,听到第一声开价,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经过多少砍价,经过多少肉痛,告诉自己要忍耐。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过去的菜价将不再。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过去的肉价将不再。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过去的楼价将不再。涨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钱包涨涨的感觉不再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管你的肉有多痛,不管你怎么砍价,不管你心里怎么明白,物价总是要涨起来的,感慨再多也是白搭。

过去,人们挂在嘴上的就是毛主席,没有毛主席,天就要塌下来;现在,人们挂在嘴上的就是钱,没有钱,这块天才真正是要塌下来。

有一则叫做《“颂歌”天天唱》的民谣说:天大地大,不如钱的面子大;河深海深,不如钱的城府深;千好万好,不如钱这东西好;亲娘亲,不如钱这东西亲。

钱是什么,钱就是天,钱就是地,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人们的眼里,钱这东西,比爹娘还要亲。

1998年7月10日第7版的《中青报》登载了一则民谣,也是说钱这东西威力无穷的,它说:钱这东西本领大,实在是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谁也不怕;钱这东西一声吼,雷鸣般吼,地球也要抖三都,筛糠般抖!钱这东西总是挥手指方向,人换思想同时脸也换样;钱这脾气如今天天长,我的颂歌只好天天唱。

物价在天天见涨,人们便要拼命赚钱,不管是什么手段,只要能把钱捞到荷包里就是好样的。

有一则民谣说:司机挣钱见人就拉;会计用钱笔下生花;领导用钱签字画押;“大师”挣钱上台比划;女人用钱男人身上剐;娃娃用钱就喊爹妈;医生用钱在病人肚皮上划。

这就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全没有了公平正义,全没有了社会秩序,遍地都是坑蒙拐骗,见官就有贪污受贿的问题。

我们这个时代就成为了金钱时代,一切都要用钱来衡量,一切都要用钱来算计,西方给小费的习俗到我们这里也就变味了,有一则民谣说:万水千山总是情,不给小费行不行;世间哪有真情在,赚得一块是一块。万水千山总是情,不给小费行不行?洒向人间都是,先生千万别耍赖!万水千山总是情,不给小费行不行,万里长城永不倒,小费一分不能少。

给小费不再是受事者的主动给予,而成为了侍者的强要,你不给不行,而且给少了也是不行的。

现代社会里,只要你是去办事儿,就要考虑到送礼,按照正常秩序办理如此,不按照正常秩序办理更是如此,而送礼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有一则民谣说:70年代——手榴弹(酒)、炸药包(点心盒)、20响(香烟)——三响齐发;80年代——抽支烟不顶事儿, 喝顿酒管一阵儿,要想办点事儿,得送组合柜儿;90年代——送烟不管事儿, 喝酒管一阵儿,冰箱彩电刚够味儿,不点票子难办事儿。

新世纪了,送礼又进步到哪里了呢?送银行卡,送房子,送股份,送美女,只差送天上的星星了。

普通的老百姓也送礼,但是他们的送礼不是要办什么事,而是照柬吃饭,请柬送到你家里来了,你就要送礼随份子,这个随份子的钱也在见天涨,有一则民谣说:沾了政策的光,遭了送礼的秧。一十二十不出手,三十四十随大流,五十六十喝杯酒,百儿八十坐上头。一十二十没法拿,三十四十羞答答,五十六十随大流,一百二百才不差。五十难出手,一百绕道走,两百方才够。五十元寒碜,一百元一般,二三百常见,四五百体面。生儿育女需贺喜,娶媳嫁女礼必到。升学参军祝高登,建房乔迁送吉兆。生日寿辰拎糕炮(爆竹),门店开业凑热闹。伤病残死花大钞。逢年过节家家跑。好酒要成箱,鸡鸭软包装,水果装成筐,点心盒子明晃晃,外加红包最时尚。送不起的人情礼,担不起的人情费。别看席上喝喜酒,回家以后才掉泪。人情酒啊人情酒,何时才能饮个休!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06414/

读民谣,品社会(19)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