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父亲节——基于父亲角色的感悟

2015-06-20 15:02 作者:草根阶层  | 4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周末,端午节,又遇暴,这已经是江南连续三个暴雨的周末。在百无聊赖中翻着日历——明天是父亲节。祝所有父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节日快乐

在祝福父亲们节日快乐的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就在想:每一个父亲该怎样担当好一个父亲的角色呢?也许答案有千千万万个,抑或很多年轻人已经做父亲了,却还没有来得及去想……

其实在笔者看来,一个令子女尊敬、戴的好父亲,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人。在家庭中,你是大树,你是靠山,你以你的能力上为老人,中为妻子,下为子女撑起一片天空,让他们觉得这个家虽不是很富有,但是十分的安全,十分的有活力,生活在这个家庭是很幸福的。其次,就人格魅力来说,你应该是标杆,你应该自信、独立,坚毅勇敢,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强挺立,绝不低头,让妻子以你为荣,让子女以你为骄傲、自豪。再次,就事业成就与追求精神来说,你应该不断学习,有明确的目标追求,而且为着目标实现始终在不懈的努力着、奋斗着。这样,你在子女心目中就是一个无形的坐标,无形的样板,你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最优质的教育,而且会成为他们一辈子的精神力量。

以上是从人格魅力的层面来说,应该如何去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孩子。当然,仅此还是不完全够的。父亲的角色还在于如何去引导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也就是父教这一重要方面。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父亲天生就能担当好父教这一重要角色的,不过,努力去做,去尝试,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去做?我想提示如下几点,请年轻的父亲们注意:

一是情感融合。不论你工作再忙,你每天都应该至少挤出一至两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小的时候与孩子说说话,玩玩智力游戏;稍大一点,多与孩子聊聊天,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上的困难……总之,你要设法成为孩子能说知心话的伙伴,能帮助他想办法解决困难的智囊。这样,孩子就会在心理上贴近你(而不是疏远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是真正的读懂孩子。作为父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清楚,孩子的优势是什么,不足在哪里。他(她)什么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并提前为他(她)预备好拐杖(学习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孩子需要借力的时候,适时的递过去。而当孩子顺利的突破困难时,你应该及时的给孩子以鼓励,以建立并强化孩子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有一种力量远远地伴随着他,她的努力、奋斗不是孤立的,以此可以大大强化孩子进取的动力和自信。

三是默默地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关注孩子的学习应不只是仅仅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因为分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分数后面反映的问题才是带有实质性的。因此,关注孩子的学习,尤其要善于帮助孩子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一次考试,孩子没有考及格,作为家长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没考及格的原因,是卷子太难,大家都没有考及格,还是卷子所考的内容孩子没有学好?如是后者,家长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督促孩子进行积极地补救,比如督促孩子自己将相关的内容复习一遍,将不懂的问题列出来,以便问老师,或请教师给孩子开点小灶等,总之不能让孩子留缺口,否则会影响到后续相关内容的学习。

关注孩子的学习还要注意关注孩子对学科的学习兴趣,比如孩子到了四年级前后因作文无话可写便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怕写。这时你就要学会将一篇作文按照要素细分成若干小的细节(或称细节提纲),采用你问他说的方式,尽可能要求他说得细一些,然后要求他将说的内容写出来;再要求他修改,比如这里可以用什么词语,那里可以怎样去描写等等。这样他的作文一般能得到老师的好评,从而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起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关注孩子,还要注意孩子身边交往的同龄人的变化。如孩子最近结交了什么新朋友,该朋友的学习品质(是学习型的,还是贪玩型的),家庭文化背景等,作为家长都要有所了解,并适时作些有效干预,因为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有时是不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关注孩子,还要关注孩子除文化课以外的兴趣,挖掘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孩子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按照教育的理念说:绝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有的孩子,虽然就学习成绩来看并不是很理想,甚至家长自己都认为孩子不是学习的料。但孩子总有它的长处,比如体育、艺术(音乐、绘画)等,孩子在这方面也许一旦进入,就有兴趣。通过这方面的兴趣培养,他会反过来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从而间接地提升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为孩子的发展寻找到新的出路。

四是为孩子提供最佳的环境保障。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宁静的不受干扰的家庭学习环境。如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学习房间,家长要坚决杜绝在家中打麻将。孩子在家中学习时,家中最好不要在孩子能感觉的到的范围内玩电脑游戏;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家中会客长谈的时间,以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早上起来上学时,家长应提前起来为孩子做些服务;孩子上晚自习时,家长最好能到学校门口或途中接接孩子,如不能去接,那最起码也应在家中等着孩子回来,并为孩子准备些热水,或做些宵等。为孩子做这些,目的是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家长时时都在陪伴着他,他的努力不是孤立的。

以上仅是一位过来人的一些体验和感受。仅供参考。

笔者草于15.6.2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4833/

父亲节——基于父亲角色的感悟的评论 (共 4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